第二屆“愛情隧道華文詩歌獎”征文揭曉
由肥東縣橋頭集鎮人民政府、新安晚報社、《中國詩歌小鎮》編輯部、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散文詩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主辦的“第二屆愛情隧道華文詩歌獎“征文比賽日前揭曉。
蘇天真:歷史之間的對話——讀劉統的《火種》
《火種》作為一部具有創新性、富于時代感的歷史專著,突破了傳統黨史、革命史著述的分期節點,服從于“尋路”這個創新主題,不僅與該書“尋找中國復興之路”的主題相映襯,...
潘小平:所遇皆美好,所得皆所愿
散文是一個作家精神上的整體抵達,散文難就難在這個整體抵達上,它考驗的不僅是作者的表達能力、審美能力,還考驗一個作者的思想能力和情感能力。
周芳:在回望中叩問生活真諦——讀張建春散文集《向陽草暖》
張建春先生是跨詩歌、散文、小說三界的作家。他寫散文,善用短句,整體篇幅也不長,頗有明清小品的美學意境——“幅短而神通,墨稀而旨永”。
葉紅:簡析金科作品《鄉賢》中金笑儂形象的典型性
這篇散文難在“親人寫親人”的模式,分寸把握稍有不當,即可能陷入“為親者諱”或“為親者吹”的定式中,從而削弱作品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周志友 :《鄉村記憶》的呼喚
一個村落,無論多么美麗,沒有了鄉村中的這些人,也就沒有了生氣。或許因此,或許因為作者對故鄉愛得深切,作者才會這樣表達:靜寂的村莊讓我驚慌。
安徽作家聯袂展皖江風情 ——《皖江潮》叢書出版
系列叢書包括陳俊《體悟本真》、王曉霞《歲月靜好》、洪葉高《不談愛情》、吳垠康《走筆民間》、汪禮俊《曉風低語》、儲北平《觸摸天柱山》、劉偉《回家的語言》、徐翀《清...
汪立:筆記
更深刻的筆記,則是將經典的作品化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在閱讀的過程中心與意合、意與神通,甚至可以想象到作者在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心情,宛如通過文字,與作者來上一場跨越...
劉敬:在歷史的塵埃中孜孜探求——讀鄭嘉勵《考古者說》
一器一物,雖無語無聲,然而,在考古者的眼中,一城一池,皆有歷史淵源;一亭一橋,皆見智慧創造;一甓一瓦,皆凝時代風云;一墓一碑,皆蘊民俗文化;一紙一筆,皆溢故人情...
“美好岳西味?美味寄鄉愁”美食散文大賽獲獎名單揭曉
本次大賽自2019年5月31日正式啟動,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截止10月30日征稿結束,共收到來自江蘇、上海、廣東、北京、甘肅、湖北、安徽、寧夏等10余個省市有...
馬從春:那些好編輯
好編輯是作者的好老師和好伙伴,他們與作者很少謀面,卻借著文字相互取暖。記者節來臨之際,我要深深地祝福他們,因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地處在媒體背后,卻也是當之無愧的“...
王媛:逐色之旅
?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色,顏氣也。也就是說“色”的本義,是指人們的臉色。而老子又說“五色令人目盲”。所以,如果你無可避免地在光怪陸離的現實世界里“目迷...
第二屆廬江縣文學藝術獎作品公示
為充分調動全縣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展和繁榮本縣文學藝術事業,根據《廬江縣文學藝術獎評選獎勵工作方案》,經專業評審,評選產生出第二屆廬江縣文學藝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