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銅勝:透過文字,我們看見了什么
在王維的《辛夷塢》里,我看到了早春的寂寞,那是辛夷的寂寞,是紛紛開且落的寂寞,也是居于藍田輞川別墅里詩人王維的寂寞。在一首詩里,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和一個季節(jié)的寂寞
旻子:青輕行走臨虹款步——讀錢立青的《青輕行走》
八年來,《青輕行走》同步在成長。如今,《青輕行走》不再只是一本書,青輕行走更是彌散出一份自在的情懷,一份尚美的心態(tài)。
苗秀俠:歲月的醉紅——讀吳玲散文集《比梨花白》
散文里的文氣尤其重要,她會賦予文本以超拔的氣質,讓讀者感知到氣質帶來的靈秀和睿智。吳玲的文字已經(jīng)達到這樣的境界,給讀她作品的人,帶來不一樣的饋贈和“艷福”。
孫功俊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
“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讀書也是一個人的心靈遠行,是一份堅守、一份心境、一份樂趣,更是一種習慣。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我,深深懂得讀...
楊蓉:溫暖和喜悅如期而至
榮格說,人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看的,而第二次生命,是從四十歲開始。于我,蘸一點月色,寫一份芳華。在這寒意頓起的冬夜,給自己溫暖,書...
徐秀君:話說方言文學
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每天都有方言從世界上消失。這真是令人悲哀的消息。當世間千人一言時,我想單調的不止語言,枯燥的不止文學,還有那日益蒼白的人生
張建春: 梨花白后果實豐
吳玲抓住了一些物事,放縱了一些物事,不斷地張揚放大,路、巷、橋、車,甚至是一句句吆喝聲、一片片落魄的黃葉,都賦予它們以生命和悄聲慢語的禪意,沒有悲憫,有的只是深...
顧建平:河流進入平緩之境——《河流的休憩》序
人生如江河,有激流有緩流;行動如激流,而文字記錄人生則如日常小憩,如河流進入平緩之境。水面映照天地萬有,有天光云影在其中徘徊,也有飛鳥彩虹留下影跡。
童地軸:《新安晚報》燃起了我的文學情懷
如果哪天不讀《新安晚報》,就有一種魂不守舍的恍惚,因為《新安晚報》那淡淡的墨香,已經(jīng)成了我的莫逆之情,閱讀《新安晚報》、給《新安晚報》撰稿,已經(jīng)成了我生活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