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袁老勉勵我們年輕企業家做好糧食事業,得知我來自‘大包干’發源地安徽鳳陽,袁院士還表示有機會想去鳳陽看看。”5月22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致電安徽某食品科技企業負責人嚴偉龍時,他表示聽聞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心情非常沉痛。
嚴偉龍和袁隆平院士在長沙家中的合影。
嚴偉龍回憶起自己和袁隆平院士的兩次見面。2019年8月3日,嚴偉龍帶著家鄉人的牽掛,去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長沙市馬坡嶺,看望了“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當時袁隆平已經90歲高齡,仍活躍在科研一線,指導著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袁老正在研究海水稻,希望通過耐鹽堿雜交水稻的研發和推廣,讓鹽堿地像普通耕地那樣造福人類。”嚴偉龍回憶說,袁隆平院士看起來和藹可親,神采奕奕,身體很硬朗,還經常下地,非常樸實和平易近人。
袁隆平除了關注糧食增量的“老本行”,還關注提高糧食的質量。“得知我們企業從事主糧深加工,他勉勵我們做好糧食事業,給了我們很多指導和幫助。”嚴偉龍回憶說。“最后一次見到袁隆平院士是今年3月,我去海南看望了袁老,他正在療養。”嚴偉龍說,這次見到袁隆平院士,發現他的身體已經不太好,“盼著老人家早點恢復健康,能到我們安徽鳳陽來看看。沒想到他這么快就離開了,很震驚很悲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圖為采訪對象提供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