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完善臨時救助制度 將逐步取消戶籍地、居民地申請限制
12月29日下午,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耿學梅在“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省將完善臨時救助制度,逐步取消戶籍地、居民地申請限制,推進在急難發生地申請臨...
7月1日起 合肥市提高這兩項保障標準
合肥市民政局發布關于調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通知,自7月1日起,合肥市將調整困難群眾社會救助標準,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也將實現...
滁州全面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救助標準
將全市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940元,其中集中供養、分散供養財政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740元、680元
六安市調整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 7月1日起執行
城鄉低保標準調整為659元/人/月。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1032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857元/人/月。
3月1日起 合肥三類特殊群體可免費乘坐公交和地鐵
記者從合肥公交集團了解到,2021年3月1日起,合肥市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特困供養人員三類特殊群體被納入免費乘坐合肥市常規公交線路和軌道交通群體,可憑合肥通“社會...
“紅包”十分厚實 合肥包河區春節慰問實現民政服務對象全覆蓋
包河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慰問“紅包”十分厚實,慰問標準為養老機構老人300元/人,特困人員800元/人,百歲老人1000元/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200元/人...
誘導特困人員住院 安慶一民營醫療機構被查處
經調查發現,安慶市區一家民營醫療機構于今年四、五月份,派車分別接送太湖縣新倉鎮某村的老年患者和百里鎮、牛鎮鎮養老服務中心特困供養人員到該院進行白內障住院治療,違...
安徽發布政策指引:適當放寬低保認定條件
《政策指引》要求適當放寬低保認定條件,對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導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居民,符合低保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
今年前四月,肥東縣發放城鄉特困供養資金兩千余萬元
合肥肥東縣繼續加大對全縣特困人員供養資金投入比重,農村特困供養標準由每人每年支付6516元提高至每人每年支付資金8007元,較上年增長22.88%,特困人員供養生活保障水平得...
合肥新站高新區積極推進特困供養民生工程
為推進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落實,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合肥新站高新區強化政府托底保障責任,多措并舉為特困人員提供規范、適度的救助供養服務...
合肥兜底保障政策再加碼 困難群眾每月增發補貼30元
3月16日,記者從合肥市民政局獲悉,為加強民生保障,增強困難群體抵御風險能力,近日,合肥市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
合肥市民政局啟動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救助預案
此外,各地要充分發揮主動發現機制作用,重點關注、及時了解掌握轄區內疫情感染人員生活困難,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保障困難群眾生活,服務疫情防控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