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蚌埠市農業農村局認定,被告人使用的捕撈工具為禁用漁具,捕撈水域為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近日,在蚌埠閘黑牛嘴水生態園,由蚌埠市禹會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公開開庭審理,兩名被告人均被判處管制刑罰。
庭審中,被告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真誠悔罪并自愿認罪認罰,表示今后將認真保護生態環境。
2023年4月,被告人唐某某與被告人劉某某相約前往淮河閘附近錨魚,唐某某攜帶錨桿開車接上劉某某來到蚌埠閘東側約200米處開始錨魚。唐某某使用錨桿錨鉤錨魚,劉某某在旁幫忙提魚、看魚。經認定,唐某某使用的捕撈用具為禁用漁具,捕撈水域為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唐某某、劉某某違反法律規定,在禁漁區、禁漁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由禹會區檢察院提起公訴。
法庭上,檢察官結合案件事實向被告人及旁聽的群眾闡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及非法捕撈行為對漁業資源、生態壞境造成的損害后果,警示大家不要心存僥幸鋌而走險,呼吁大家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據了解,此次公開庭審共有附近居民50余人參與旁聽,通過以案說法,讓群眾在家門口“零距離”獲得法治教育,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參加旁聽的群眾表示,這種公開方式很接地氣,老百姓能更直觀地認識到非法捕撈的危害性和違法性,引以為戒,遵紀守法,共同保護好生態環境。
“本次庭審把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搬到淮河岸邊,用鮮活的案例向群眾進行普法宣傳,希望大家以此為鑒,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意識,共同守護綠水青山。”禹會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 馬維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