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通用航空作為民用航空發展騰飛的“兩翼”之一,近年來省內給予了重大期望,而通用機場是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基礎,更是通航飛機能夠“飛的起”和“落的下”的重要保障。“從國內外來看,一個通俗的道理就是‘要想富先修路’,通航機場就是通航發展的‘路’,我建議安徽省可以大幅增加通航機場的規劃數量,加快通航機場建設步伐。”安徽省人大代表、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平麗浩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現狀:機場建設的落后制約安徽通航產業的發展
作為國家“雙循環”重要一節的通用航空產業,目前低空開放試點的省份湖南、海南、江西均制定了相當規模的通航機場建設計劃。平麗浩將湖南省進行舉例,稱目前該省正在加快構建“1+13+N”全省通用機場骨架網(就是以長沙為中心,加其他13個市州和縣區)建設,到2025年湖南省將建成57座通用機場。“海南省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以來,通用機場建設加快推進,2021年一季度執行飛行計劃7.5萬架次,2020年飛行小時數比19年增長了20.5%。”平麗浩坦言,這說明要想真正推動通用航空發展,需要更多關注機場這一類基礎設施建設。
“這些省市的成功經驗,對我們而言是很好的借鑒。”平麗浩告訴記者,安徽通航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通航制造業和產業鏈配套通過這幾年政府的引導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走出了一批在國內具有明顯競爭力的通航企業。2016年,安徽省政府還出臺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省建設16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區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通航服務覆蓋農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50%以上的5A級旅游景區,初步建立滿足通用航空需要的支持保障系統。
“但是到今年來看,這項工作進展比較緩慢甚至是停滯。”平麗浩說,以蕪湖為例,自蕪宣機場開通后,原先的通航機場關閉,目前蕪湖已沒有通航機場,全省也只有一座在用的通航機場。“沒有機場,通航產業發展就無從談起,機場建設的落后嚴重制約了安徽通航產業的發展。”
建議:大幅增加通航機場的規劃數量,加快通航機場建設步伐
“我建議大幅增加通航機場的規劃數量,加快通航機場建設步伐。”平麗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政府根據目前省內通航發展實際需求,對通航機場進行重新規劃和梳理,統籌推動省內通用機場建設。爭取通過3-5年的時間,構建層次清晰、布局合理、通達性強的省內通用機場網絡體系,實現通航機場“縣縣有”,省內通航出行“縣縣通”。“相信隨著通用機場數量的增加,通航飛行的內在需求持續增長,這些增長的需求將倒逼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擴大低空開放。”平麗浩說道。
此外,平麗浩建議安徽省可以抓住低空空域開放改革試點的機遇,快速獲得一批通航機場選址的軍方批復。同時,進一步加大低空空域改革力度,盡快推出相關的試點政策。“可以借鑒前期開展低空空域改革試點的兄弟省份的經驗,強化空域協同運行管理,建立軍地民三方低空空域協同運行管理機制,在不改變空域管理權屬的前提下,推行實施協同融合監督管理,實現低空空域的日常開放。”平麗浩表示,建議對執行應急救援、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等緊急特殊通用航空任務的飛行計劃,做到隨報隨辦隨批,有效提高飛行審批效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江振煥 余康生 徐琪琪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