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雙減”政策在家長群體里也掀起波瀾。有家長表示,非常期待出臺“雙減”政策細則。據悉,安徽省關于校外培訓養的配套意見正在制訂中。
支持“雙減”政策 , 期待出臺政策細則
對于國家近期出臺的“雙減”政策,大部分家長表示支持,認為這不僅是將“減負”落到實處,也給家庭減輕了負擔。
合肥蜀山區的學生家長胡先生說,他兒子就是一普通孩子,但是在周圍人的影響下,從一年級就報了數學、英語等各種培訓班,“孩子媽媽說身邊人都報了,自己不報就落在起跑線下了。”得知以后節假日、寒暑假都不用補課了,他贊同地說,“大家都不學,家長們就不會有這種焦慮了。讓孩子踏踏實實學好課內知識,童年時候該玩就玩,不是挺好么?”
家長張女士一年花在補課上面的費用好幾萬,聽說即將出臺雙減政策細則,她非常期待,“現在很多培訓機構都超前學習,四年級學五年級的知識,孩子上課反而不會認真聽講,既花費金錢和時間,又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得不償失。”在她看來,大家都不上培訓班,“孩子在學校時認真學習,周末和寒暑假用來開展體育鍛煉,或者全家去旅游,增長見識,多好。”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孩子都上兩至三個校外培訓班,有的甚至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補課,不僅周末無休,寒暑假也要上課。“長時間處于高壓的學習環境中,不僅學生身心疲憊,家長也是苦不堪言。”很多家長認為,其實真正的“減負”,并不是一味地減輕學生的學習任務,而是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學生在完成自身的學習后,有時間來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
家長應拋棄“唯成績論”, 希望學校托管真正起作用
采訪中,一些家長對“雙減”政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家長應該轉變思想,拋棄“唯成績論”、“唯分數論”的看法,而是注重發揮孩子的潛能,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另外一些家長則表示,自己的孩子確實需要補缺補差,希望學校能給孩子提供更為完善和針對性的教育。
姚女士是合肥廬陽區某小學的學生家長,她一直在關注培訓機構改革,直到“雙減”文件正式公布。她的孩子今年初二,馬上升初三了,她從初一開始給孩子補課,所有文化課都在上。因為大家都在上,自己也不敢不上。對于這次培訓機構可能面臨的大變革,她表示如果都不補課了,那么大家也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這時候學校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譬如暑期托管、下午放學后的三點半課堂等。
“只有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校教育,家長的焦慮才能緩解。”家長陳女士則認為, 家長們應該去反思當前的教育,如何培養一個有個性的,全面發展的孩子,也是值得思考的。 很多家長表示,希望目前開展的三點半課堂、暑期托管能夠真正起到作用,讓孩子們有個學習的好去處。
部門回應:將搭建專門班子制訂方案細則
“安徽省的細則和方案還在制訂中,在‘雙減’意見的基礎上給予一些細化,政策的制訂需要一個過程。”雖然“雙減”意見已經出臺,但是具體到各個省市怎么做,培訓機構要如何執行意見,還有待教育部門明確。采訪中,安徽省教育廳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省教育廳正在組織相關處室人員搭建專門的班子,除了要討論制訂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意見外,還要涉及如何監管,處罰等問題。
“安徽省的方案大的方面肯定是遵循國家的意見,然后在一些小的具體的細則上進行細化。譬如培訓機構未來怎么補?哪些培訓是嚴禁的?如何處罰等。”目前這些前期工作都已經開始啟動,一旦方案確定就會及時向社會公布。
陳夢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