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自從報了培訓班,孩子成績不進反退,家長倒成了全才。”“培訓班花掉家庭一半收入,孩子卻不領情,家里經常雞飛狗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校外培訓”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校外培訓班要不要報?家長們是怎么看待校外培訓的?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最多報了10個課外班 周末睡覺吃飯見縫插針
記者采訪中發現,多數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課外培訓班,有藝術素養類,有文化課類,大多數報三四門,少數報一兩門,最多的家長竟然報了10門!
10歲的涵涵(化名)是合肥蜀山區某小學的四年級學生。自從三年級以后,她就沒有周末休息日,甚至連 寒暑假都在上課。媽媽秦女士告訴記者,她給孩子報了英語、數學、編程、書法、美術、鋼琴、舞蹈、聲樂、游泳和主持10個課外班。“鋼琴、舞蹈是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現在放棄了覺得可惜。”秦女士說,“上小學一年級時發現班里孩子字都寫得不錯,情急之下就給孩子加了書法班,主持和聲樂是為了培養孩子自信和膽量。”三年級后, 看到周圍的孩子都在補文化課,她又給孩子加了英語、數學和編程。
這么多課外班,時間能分配過來嗎?秦女士無奈地說,課外班基本安排在周末,每天都有三四節,常常 是這節課結束了趕緊去下一節,馬不停蹄連軸轉,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時候就買個漢堡讓孩子在路上解決,有時候來不及買只能餓肚子去上課。”最近,孩子上四年級,秦女士越發覺得力不從心,“周末都被課外班占滿,根本沒有時間寫學校的作業,孩子只能晚上熬夜寫,第二天精力不佳,經常去上課外班的路上都能睡著。”
“其實有很多興趣班我是不愿參加的,但媽媽說是為了我好。”涵涵說,“我特別討厭過周末,比平時上課還 累,我想玩。”對于孩子袒露的心聲,秦女士卻說,現在的孩子競爭壓力大,看到別的家長都給孩子報這么多興 趣班,她覺得自己的孩子不這么做就會被落下一大截“。我也知道孩子辛苦,我跑來跑去也很累,但沒辦法啊。”
聊天群里全天候交流 家長被焦慮裹挾壓力大
3月21日下午5點,張女士邊等著正在學編程的兒子,邊不停地掏出手機看時間,“孩子因為這節課掌握得 不夠好被老師留下來單獨刷題了。”張女士面露愁容,因為接下來有節奧數課要上,需要提前到班級里做課前 測,現在正是晚高峰,她只能祈禱不要堵車。
“很多孩子都是一節課趕著一節課上,有的不得不提前結束這節課去上下節課。”孩子讀五年級的吳女士告訴記者,她給孩子報班已經算晚了“,大家都這么拼,不報個班都不好意思。”
與此同時,家長們的各種微信QQ群也在不停跳動閃爍,全天候討論著學習,直到深夜還有家長在群里咨 詢報班的事情。自從加入一個“合肥牛娃家長群”后,廬陽區某小學四年級學生琪琪的媽媽陸女士坐立不安, 原本覺得孩子在學校班級里各方面表現不錯,成績穩居中上,進群之后才發現,自己孩子比別人差距不小。
“群里有的家長在討論英語考級,有的家長曬出學科競賽證書,還有家長咨詢‘小升初擇校報名條件’……”陸女士說,每當這時,群里總是回應熱烈,而她的孩子文化課好像還沒怎么開始補。焦慮之下,陸女士趕緊向群里請教,給孩子加了數學、英語和作文培訓班。
“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課外輔導班,自己家的不上心里慌。”孩子在合肥第四十五中學上初一的范大姐是名保潔員,她和丈夫省吃儉用,也給孩子一口氣報了四個課外培訓班。她說,孩子班上的同學幾乎都報了課外班,如果自己的女兒 “獨善其身”,就很可能掉隊。
不少家長逢班必報 浪費金錢耽誤了孩子
涵涵參加10個興趣班,一年下來的費用大概是10萬余元,但這并不是最多的。秦女士說,她給孩子英語報 了線上和線下,線上鍛煉口語,線下學習新概念語法,光英語加在一起一年就近2萬。鋼琴一節課200元,逢寒 暑假考級需要再多花幾千元考級突擊培訓費。奧數一學期也要近3000元,寒暑假都有課。
“有的家長可能還花更多。”秦女士說,她孩子所在班數學成績最好的孩子在班會課分享經驗時說,他已經 上了 “一對一”專門輔導班,一節課就是300元,光數學一門課一年需要花費近2萬元。
市民胡先生說,現在流行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不少家長可以說是逢班必報。有的小孩從幼兒園便開始上識字、英語等補習班“。我們鄰居除了給讀幼兒園的孩子報了數學思維、英語、語文閱讀外,還報了一個跳繩班。”
“很多孩子上課外培訓班就是補課,而且現在是全民補習,一個班級幾乎沒有孩子不去上課外班。無論孩 子成績是拔尖還是中等,一大批孩子往各種機構涌,一些口碑好的知名機構甚至出現交了錢報不上班、排隊等 候的情況。”胡先生說,這種現象跟家長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培訓班,不是說孩子本身需要上,而 是家長覺得 “孩子必須上”,生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一些培訓機構不規范,打著‘專家班’的旗號圈錢,孩子學習了一段時間發現毫無裨益,想退錢卻退不 了。”市民程女士稱,她女兒在蜀山區一家語言表演機構學習,本來是想讓孩子學點特長,結果發現花了高價孩 子并沒有得到規范系統的學習,也沒有兌現當初承諾的表演機會,“到頭來既浪費了金錢,還耽誤了孩子,真讓 人郁悶。”
也有孩子主動要求上 不報班擔心不合群
王女士最近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報了機器人、薩克斯和籃球。“一開學,學校就推薦孩子們參加各種社團 和興趣班。家長們也都私下討論要報哪些班。孩子在校外已經報了奧數和鋼琴了,可學校里又在推薦薩克斯和 機器人。”王女士說,小孩一回家就說同學們都報了這個那個班,他也要報, 于是王女士又給孩子在學校報了三門。
家長陳女士也表示,孩子們在學校會互相討論,如果好伙伴報了興趣班,孩子回家就會要求報名,“他們都學了,(孩子)自己不學好像就顯得不合群。”
“孩子在校外培訓機構上數學、物理和英語三門課。我們看他學習太累 了,不想讓他上,但他主動要求報名。” 市民周女士稱,自己孩子在市內一所優質中學念初三,對于孩子主動要求校外補課的行為,她分析,“還是競爭原因,班上學生都很拼,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成績。”孫女士也是應孩子要求報的培訓班。她說“,編程課和英語都是孩子自己想上。既然孩子愿意學,作為家長當然愿意了。”
采訪中,記者發現主動要求到校外機構上培訓班,給自己“加碼”的學 生也不在少數。一些學生成績本來就 挺不錯,到校外補課的目的是保持自己的成績優勢。“培訓班上得越早越 好,現在不上以后就跟不上。”市民朱 先生則表示,學生家長熱衷于上培訓班是被 “裹挾”了“。有些學校因為課上內容大部分同學都在課外學過了,老 師教得快,沒上過培訓班的學生就消化困難,就只有選擇進校外培訓班,如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