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作為全國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之一,蚌埠曾以機床、空壓機、柴油機、拖拉機附件、水泵等“五大機”聞名全國。如今,這座老工業基地正全力推動火箭制造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零到一的突破。7月4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團走進中國(蚌埠)商業航天產業園,探訪了這座城市的商業航天進程。
在中國(蚌埠)商業航天產業園區內的深藍太空航天科技(蚌埠)有限公司的特種焊接車間內,工作人員正手持激光焊槍,在薄壁貯箱上進行高能焊接作業。公司負責人劉明亮向記者介紹,深藍航天把貯箱生產等關鍵零部件制造及部分總裝工序布局在蚌埠,蚌埠將成為其最重要的制造基地。“這款不銹鋼薄壁充液成型貯箱相當于火箭的‘油箱’,它比傳統厚壁旋壓貯箱成本降低約70%,重量減輕約1600公斤。由于貯箱在運載火箭中占比最高、體積最大,是整箭最核心的關鍵產品之一,因此也是我們公司的拳頭產品。”
在另一家凌空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這是一家致力于提供火箭及高速飛行器設計的全鏈條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自2021年9月在蚌埠設立以來,始終專注于高速飛行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在航天科技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準。目前,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防熱設計與產品制造、結構設計與復合材料生產、電氣設計與產品制造以及力熱試驗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額已超過6500萬元。
蚌埠市禹會區副區長胡海波介紹,蚌埠發展商業航天有諸多優勢,地理上位于長三角地區,適合承接產業溢出;工業基礎好,利于構建全產業鏈生態體系;大洪山是火箭發動機的天然試驗場。
該轉型的契機始于2019年。當年,九州云箭將蚌埠市禹會區大洪山的一處廢棄礦坑改造為火箭發動機試驗場,成為首家落戶蚌埠的商業航天企業。為搶抓商業航天發展機遇,
2023年,蚌埠市委托上海航天八院編制了產業發展規劃、行動方案以及大洪山綜合試驗平臺建設方案。依據“1+4+N”產業布局(即1個商業航天科技創新中心,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衛星制造基地、可回收商業航天飛行器總裝基地、新材料生產基地,N個商業航天產業融合平臺和應用場景),蚌埠市高標準打造商業航天產業核心承載平臺——中國(蚌埠)商業航天產業園。總投資50億元、占地648畝的園區一期項目于2023年8月啟動建設,并于今年6月全面建成交付使用。
同時,蚌埠市還設立了專項產業基金,積極招引優質項目。筑巢引鳳,成效顯著。如今,深藍航天、凌空科技、星河動力、易科奇、萬航益電等一批商業航天企業已相繼落戶蚌埠。近年來,蚌埠新簽約商業航天項目達17個,計劃總投資額67.2億元。
通過全市20多家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力,蚌埠已初步形成涵蓋火箭衛星整裝、火箭發動機研制、火箭衛星核心零部件生產及應用服務的重點產業鏈,目前,這個“箭、星、端”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正在全力加速建設中。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