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3月8日,在淮南市紀念2024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新聞發布會上,淮南市消保委秘書長黃華純發布了10起2023年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3年2月,消費者王先生投訴,稱其在鳳臺某房產公司處繳納認購金,欲購買商品房,因家庭原因,無法繼續購買,雙方協商無果。依據法律規定,商品房合同簽訂前,消費者有權取消合同,經鳳臺縣消保委調解,經營者退還消費者認購金20000元。
案例二:2023年3月,消費者張先生等向淮南市消保委投訴,稱其在淮南某健身有限公司辦卡消費,但該公司開業以來,斷斷續續的關門停業,影響使用,后直接關門不退卡。經市消保委聯合高新區消保委調解,促成新的健身公司繼續接受消費者健身,并支持部分消費者起訴。此舉解決了一起涉及人數眾多的群體性投訴,為眾多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000000元左右。
案例三:2023年5月,消費者許先生需要購買一輛某品牌汽車,通過網絡了解河南鄭州某4S店銷售的汽車價格合適,遂與對方聯系,雙方約定提供“2023款新車”,對方表示可交定金購車。消費者交定金后,經營者只能以前庫存車輛,且不退款。經淮南市消保委聯合河南鄭州市消保委調解,經營者退還消費者購車款1萬元。
案例四:2023年6月,薛女士了解到淮南市謝家集區某中醫理療館不錯,經營者承諾可以治療孩子多動癥、斜頸癥,然而半年理療過后,消費者發現孩子癥狀并沒有得到改善,遂投訴。經謝家集區消保委調解,經營者同意退還10000元理療費用。
案例五:2023年6月,消費者明先生觀看短視頻時,看到某博主發布銷售二手手表視頻,明先生感覺介紹的挺好,遂下單購買。收到表后,明先生感覺手表走時不準,遂投訴。經淮南市消保委調解,經營者同意退貨,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000元。
案例六:2023年7月,消費者陳女士在某廚電品牌門店購買廚房電器,送貨到家后懷疑廚電存在問題,該門店以原店內員工私下操作,把樣機當正常商品送貨,屬個人行為為由,不愿承擔責任,經淮南市消保委調解,該品牌總部免費為消費者更換全套產品,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0000余元。
案例七:2023年11月,消費者徐先生參加某建材市場促銷活動,活動現場訂購了某品牌實木板材。然而,板材送貨到家后,消費者發現該板材上面存在蟲蛀的情況,認為該材料存在質量問題,遂投訴。經潘集區消保委北城分會調解,經營者同意退貨,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000元。
案例八:2023年11月份,消費者楊女士與某裝修公司簽訂合同,并支付部分裝修款。但裝修未進行時,消費者因故需要解除合同,楊女士與經營者就裝修費退費問題始終無法達成一致,遂投訴。淮南市消保委本著合法合情相結合化解社會矛盾的原則,經調解,經營者退還消費者裝修款43000元。
案例九:2023年12月,消費者王某向潘集區消保委北城分會投訴,稱其父親自10月底在潘集區長江西路某店鋪購買保健品治療灰指甲,起不到相應效果,經調解,經營者同意退還未使用保健品費用2000余元。
案例十:2023年12月,消費者劉先生在壽縣某磁療館,購買了床墊,后發現該床墊無相應宣傳效果,遂投訴。經壽縣消保委調解,經營者為消費者辦理退貨,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000元。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