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以社區市民大食堂為基礎,蚌埠市龍子湖區延安街道創新服務意識,融入健康養老、心理咨詢、圖書閱覽、中醫理療等多項功能,以此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全面提高了當地老年群體的生活滿意度與舒適度。5月30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走進該街道的和煦大食堂進行了體驗。
親歷:老人們滿意度頗高
5月30日中午11時50分,蚌埠市龍子湖區延安街道和煦幸福城小區樓下,幾位老年人顫顫巍巍地拄著拐杖,拿著飯盒,走向和煦大食堂。跟隨著老人的步伐,映入眼簾的是食堂里熱熱鬧鬧吃飯的場景,老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視線移到飯盒里,是香氣飄飄,葷素搭配的家常菜。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隨后了解到,這個小區住的大多數是老年人以及一些特殊群體,所以為了方便就開辦了這個社區食堂。
就餐環境。
“飯菜便宜得很,比自己在家做省事,在家還要刷鍋洗碗的,咱老了,身體也不太方便!而且這邊飯菜也是物美價廉,根本不賺我們的錢,這是國家對我們的補貼!”一位老太太說著指了指盤中的菜,臉上也洋溢著笑容。這位老人名叫王月華,今年已經85歲高齡,正居住在和煦幸福城小區,對于社區有著這樣一個食堂,她表示十分的滿意。
在食堂的各個布局中,記者注意到,各項設施設備均為新設,布局中均能看出全方位為老年人考慮的細節,地上貼著小心地滑的標語,墻上的扶手,還有飯菜的種類等等,最為“新奇”的是,食堂里不僅僅可以吃飯,還有棋牌室、書吧這種娛樂休閑區域,里面甚至還設有心理咨詢室。
就餐環境。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和煦大食堂自開辦以來,向小區業主及社區周邊居民提供品種多樣的中、晚餐就餐服務,為解決困難群體、高齡老人就餐問題,大食堂以補貼的方式,飯菜價格一葷兩素八元、兩葷一素十元,社區內的80歲老年人憑借身份證可享受餐飲半價優惠。同時,大食堂還聯手物業攜手推出免費上門服務,針對特殊群體,為小區內的獨居,孤寡,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解決困難老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
初衷 : 回報社會為根本
單中華是和煦食堂的負責人,據他介紹,大食堂是2020年10月1日開張營業的,自己當時在這個小區物業工作,在2009年底,他妻子難產住院,后來經濟拮據時,全身上下只有10塊錢。身處絕望的他后來得到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與捐款,使得他的家庭生活得以慰藉。后來成為小區物業負責人的他發現,由于和煦幸福城是一個老年群體偏多的小區,生活中就比其他小區有著更多因為做飯發生的隱患,老年人記憶力逐漸下降,如果是獨居,很可能會因為別的一些事情,忘記鍋中還燒著飯,在2019年底,竟然在同一天發生了三起家庭火災,都是老人在家做飯造成的。
送餐服務。
“是社會幫助了我,我也總想著做點什么,所以和社區聯系后,就把大食堂建了起來。”話語中,單先生的眼眶逐漸濕潤了起來。
對于目前來食堂的優惠政策,記者了解到,對于60周歲至79周歲的老年人以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可享受9折優惠;80歲(含80歲)以上的老年人前來用餐享受半價優惠;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獨居的小區內的老人可以享受免費且送餐上門的服務;同時店內還有一項特殊的政策,前來聚餐的年輕人如果同行一位6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85折的優惠。
延伸: “暖心食堂”走出社區
采訪中,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陪同小區保安李興勝體會了一次送餐服務,這次上門的是小區20號樓18樓的李老,65歲的患有腦梗,行走不便。記者發現,剛到門口的時候,他家的門是敞開的,李興勝解釋到:“很多需要送餐服務的老人都是腿腳不便的,要是每次我敲門他們再開門會耽誤很多時間,到時候菜都涼了,感覺快到飯點了,他們會主動先把門打開,這樣更方便些。”在進門把飯菜盒擺放有序且打開后,李興勝又將昨天的飯盒收好帶回。據他介紹,從去年開始,每天利用保安工作的間隙送餐,風雨無阻,大概每天都有6至7戶這樣的特殊居民。
新設立的書吧。
蚌埠市龍子湖區延安街道黨工委書記豐俊豪告訴記者,和煦幸福城小區是蚌埠市最大的保障房項目,共計有7517戶居民,其中保障房4159戶,商品房3135戶,安置房223戶,這4159戶保障房里,其中70%-80%是老年人和低保戶,可以說是弱勢群體相對集中的一個小區。如今在大食堂已經初步規范和良好運營的同時,街道也開始注重提高和提升延伸服務,融入了健康養老、心理咨詢、圖書閱覽、中醫理療等多項功能的老年活動中心,也就是說,把社區服務輻射到更深更廣,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做好居家養老,同時作為“日間照料站”,全面提高老年群體的生活滿意度與舒適度。
張夢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