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5月30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暖民心行動”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
今年滿足200萬老人助餐需求
省民政廳廳長張冬云介紹,根據前期調研和初步測算,目前我省老年人真正有助餐服務需求的約200萬人,其中城市老年人約 120 萬人,農村老年人約 80 萬人。全省現有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1140個,加上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提供的助餐服務,可滿足約40萬老年人的助餐需求,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目前,全省的老年食堂還不能滿足需求。(資料圖片)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的《暖民心行動方案》提出,2022年底,全省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3200個,農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2850個,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助餐服務,助餐服務供給能力滿足不少于 200 萬老年人的就餐服務需求。
2023年,考慮老齡化程度的提高和助餐需求的增長,新增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1000個,新增農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1500個,進一步提高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的積極性,實現老年助餐服務更加便利。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體參與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城市按照“10分鐘服務圈”布局
《行動方案》明確,在優化老年助餐服務布局上,綜合考慮轄區老年人口規模、就餐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城市社區按照10分鐘就餐服務圈合理布局,農村優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點,合理規劃布局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在擴大老年助餐服務供給上,依托現有存量設施資源,通過新建、改建、整合、增加助餐功能等方式,推出一批標準化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支持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大型連鎖化餐飲企業運營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開辦老年餐桌等。擴大農村老年助餐服務供給,通過依托存量設施建設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或采取鄰里互助、親友幫助等多種方式提供助餐服務。
在提升老年助餐服務質量上,制定老年助餐服務規范和標準,發布工作指引。依托“皖事通”平臺或現有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居民服務“一卡通”(社會保障卡)等載體,實現統計、結算、管理等信息化,實行區域內通用。拓展老年食堂服務內容,讓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在非就餐時間同時成為“書桌” “茶桌” “棋牌桌”。開展常態化聯合巡查、加強日常監管,確保食品安全。在創新老年助餐服務配送上,支持各類社會力量參與送餐服務。探索發展“移動型”助餐服務。加強疫情等特殊情況下老年助餐服務保障。
適當給予困難老人就餐補助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行動方案》明確了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的4項支持政策。在資金保障渠道上,通過“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志愿做一點”的多方支持方式,建立多元籌資渠道。在一次性建設補助上,省級通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獎補資金對新建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原則上按照10萬元、3萬元補助標準予以一次性建設補助,不足部分由市、縣(市、區)分擔。對餐飲企業設立老年餐桌、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助餐服務等,各地可根據其建設成本給予適當補助。
此外,在運營支持政策上,對老年助餐服務機構的運營,各地可以根據服務人次給予一定的運營補助或綜合獎補。對符合條件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政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應無償用于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在社區提供老年助餐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對享受價格優惠政策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實施清單制管理,市、縣(市、區)民政部門核實并確定清單,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并嚴格監管。在就餐補助政策上,根據老年人經濟困難程度等情況可適當給予就餐補助,并在老年人給付就餐費用時自動扣減,補助范圍和標準由市或縣(市、區)民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研究確定,省以上財政統籌資金予以適當補助。支持各地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發放老年助餐消費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