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1月23日,記者從安徽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目前安徽省已初步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制度,對2020年以來耕地保護成效突出的16個縣(市、區)獎補2000萬元。
據悉,安徽省自然資源廳近年來推進建設全省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查和實施監督體系,出臺了《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形成了省級國土空間規劃文本稿、市縣級規劃稿,依托“一張網、一張圖、一平臺”建設了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開展全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國土空間利用和風險評估等基礎性工作,積極推進16個省級村莊規劃編制試點。
2019-2020年,該部門牽頭推進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并取得積極成效,中央改革辦在2020年《改革情況交流》專文推介新安江生態補償“十大工程”成效。安徽省目前已經初步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制度,對2020年以來耕地保護成效突出的16個縣(市、區)獎補2000萬元。
據介紹,安徽省自然資源廳正探索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與財政部門共同推進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已納入國家級第一批10個試點項目之一,獲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20億元),并積極探索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第一批省級試點(2021年已開始實施4個項目,總投資約4億元,其中省級財政補助資金9729萬元)。
此外,該部門探索建立“田長制”,全省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面積“雙達標”,連續21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其中,按國家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7378萬畝,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比例由38.75%上升到55.28%。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