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壽縣人民法院 消息,“行規”為由,誘使被害人簽訂借條,扣除“砍頭息”,被害人實際只拿到不到一半的借款,接下來等待被害人的就是這個“傳明家政公司”的電話、短信“轟炸”、“家訪”、“單位訪”、“非法拘禁”等各種脅迫手段輪番上陣逼迫被害人還款。
6月24日,壽縣人民法院對張某等11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詐騙、敲詐勒索、尋釁滋事、非法拘禁、非法侵入住宅、虛假訴訟、妨害作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受疫情影響,參與庭審的人員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并按照庭審保障預案,做好了必要的防護措施。參加旁聽的親屬被安排在訴訟服務大廳視頻觀看庭審直播。
2007年11月27日,被告人張某在淮南市潘集區成立了“傳明家政服務部”,先后在2010年、2012年雇傭邵某、楊某加入該公司,幫助張某實施高利貸違法犯罪活動,為擴大規模,壯大勢力,張某先后拉攏糾集被告人孫某、顧某、考某、劉某、成某等人實施共同出資放債、催債,逐步形成了以張某為組織、領導者,邵某、楊某為積極參加者,以顧某、孫某、趙某、考某、等人為一般參加者,層級分明、相對穩定的犯罪集團。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張某、邵某等人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錢的心里,以“行規”、“按期還款就沒事”等為借口要求被害人簽訂雙倍或高于實際借款金額的虛假借條,口頭約定4分至1毛的高額月利息,又以“砍頭息”為名扣減實際放貸金額,制造虛假資金流水,提供有工作的擔保人擔保,并要求借款人、擔保人抵押工資卡、房產,之后張某安排組織成員每月支取被害人、擔保人工資,通過對受害人及擔保人暴力或軟暴力的方式“索債”,若不能按時還款則隨意認定“違約金”,并迫使被害人以“違約金”、“利息”再次簽訂雙倍借條,最后以雙倍、虛高借條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并指使成員作偽證等方式非法索取被害人錢財。
該犯罪組織為攫取非法經濟利益,鞏固集團地位,多次有組織的實施了詐騙、敲詐勒索、非法拘禁、非法侵入住宅等違法犯罪活動78起。多數借款人遭到該組織不同程度的威脅、恐嚇、滋擾、糾纏、圍堵,致使被害人產生畏懼心理,不敢通過正當途徑舉報、控告,甚至被迫丟失工作。還有的被害人因虛假訴訟被列為失信人員,給其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該犯罪組織一系列犯罪行為嚴重侵害了群眾的合法權益,破壞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其利用公權力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也嚴重浪費了司法資源,妨害了司法公正,在本地區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庭審前,法院組織了庭前會議,就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控辯護雙方意見,依法處理管轄權異議、申請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可能導致庭審中斷的事項,組織控辯雙方展示證據,歸納雙方爭議焦點,確保法庭集中持續審理,提高庭審質量和效率。在庭審過程中,法庭圍繞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進行了調查,控辯雙方進行了舉證、質證。法庭辯論階段,控辯雙方就指控的犯罪事實、定罪、量刑等問題充分發表了意見,依法保障了各方的訴訟權利。
因案情重大、復雜,法庭宣布將擇期宣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