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電話那頭,于凡聲音哽咽著對小艾說:‘小艾,我今天結婚了。對不起,我愛你?!边@是旅居上海的安徽青年作家時曉短篇小說集《來去之間》(安徽文藝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里最后一篇小說的結尾。雖然我已經讀完了整部小說集,但我還是走不出她這由十一篇小說構建的既貼近人間又高蹈飛翔的虛構之境。難怪她的一位做投資的朋友每讀完其中一篇,都要寫點讀后感,之后興致勃勃地發到朋友圈與大家分享。作為入選2022年11月文藝聯合書單的好書,時曉的都市情感小說魅力獨特,著實令我入迷,并深深地吸引我去探究其中的魅力之源。
一是小說內容貼近生活,引起讀者共鳴?!秮砣ブg》是點題的短篇小說。與其說丈夫萬庭死于接電線的誤操作,不如說是妻子雨燕由于一條從天而降的內褲而引起的無端猜疑和胡攪蠻纏,使丈夫身心疲憊而釀成的惡果??此婆既?,實則必然。看似是他們夫妻二人的悲劇,實則代表了一批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離妻別子的困惑與彷徨,是肉體負重之上的精神壓力,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和迫切的關注價值?!兑黄鹇眯小分v的是一家三口去蘇州旅游期間發生的故事,為訂民宿還是酒店,為給不給孩子吃個糖人,為試衣服好不好看,為天是不是要下雨……反正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夫妻兩個一路鬧得很不愉快。而且每次旅行,幾乎都要吵架,吵到女人對婚姻失去信心。那真是婚姻如圍城,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囿于其中的,甘苦自知。但最終還是應了那句老話,杠杠吵吵,白頭到老。小說在妻子目睹丈夫冒雨為兒子買藥的情況下,實現了由生氣到諒解到感動的感情轉換。這樣類似的經歷,哪一對夫妻沒有經歷過呢?因為這到底還是人之常情,很容易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共情。
二是小說語言詩意靈動,觸發讀者想象?!袄C著碎花圖案的旗袍從袋中倏地滑落,桃花一片片,跌落一地,在一陣突然而至的兵荒馬亂之中,時而展開,時而皺成一團,像某種暗示。只是她并未從中參出玄機,卻深陷其中,大腦中整日充斥著那滿地紅艷艷的桃花?!保ā都谙疑稀罚┻@是那位讓吳小瓊動了春心的長著一雙桃花眼的有婦之夫,從她手中接過旗袍并順便握住了她那雙顫抖著的纖纖素手之后,一個女人自愿被俘獲陷落的詩意表達,寫得含蓄、朦朧、形象又有畫面感,滿滿的張力。“她拿起門邊的一根碗口粗的棍子就掄起來砸門。棍子上包裹著厚厚的積雪,隨著她的舞動,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來,像灑在葬禮上的白色禮花,有一種祭奠的味道?!保ā而x鴦袍》)這一段,通過對吳梅跟蹤并目睹丈夫走進寡居女人家門之后,氣憤地拿起棍子砸門的細節描寫,特別是對棍子上積雪的詩意化形容和悲觀比喻,將一個絕望女人的悲苦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給讀者以巨大的詩意想象空間。
三是小說敘事講究章法,有助讀者理解。在《薛小米的藏寶箱》中,回來的路上,陳巧麗想給薛小米的媽媽陳菲發個信息,提醒她一下,不能讓孩子獨自去學校。她把編輯好的短信刪了又寫,對于措辭也是斟酌良久。這說明陳巧麗做事謹慎,也說明她跟陳菲關系并不鐵。這也為下面介紹陳巧麗和陳菲交往過程鋪平了道路,也讓讀者得以從送孩子到學校這件事情上抽身出來,達到了小說敘述的舒緩。同時,也為下文薛小米的失蹤埋下了伏筆。而后面,作者又用“陳巧麗猶豫了半天,還是沒有將信息發出去”這句,結束對她們交往過程的介紹,繼續敘述陳巧麗下班回家發生的事情。這樣一來,通過發信息這一動作就將故事前后有機地貫穿了起來,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故事情節。在《鴛鴦袍》里,“這情景恍若昨日”,僅一句話,就將小說主人公吳梅從過去的回憶拉回現實情景,故事繼續按照開頭方向往下走,也讓讀者跟著這句話回到故事的現實之中,不至于墜入云里霧里,不知所蹤。從中可以看出,時曉雖然是個年輕作家,但已經能夠準確把握敘事節奏,自如騰挪于故事時空之間。
四是小說元素現代摩登,開闊讀者視野。商務樓、抹茶口味的慕斯蛋糕、蕾絲內褲、民宿、海景房、平臺爆雷、樂高課、拿鐵、醫美貸、有價證券、信托基金、資產重組、職業經理人、學科帶頭人、散戶、基本面、技術面、打車軟件、解禁期、地鐵、SPA、水光針、薰衣草精油等現代物件、時髦場景相繼在小說中出現,不光給小說籠罩了一層神秘的現代氣息,也讓讀者充分感受到小說的新潮前衛,為其都市情感小說貼上了閃光的金字招牌。不僅如此,在《箭在弦上》,來魔都二十年的女人,曾經飽受愛情傷害,明知表哥如果不是跌成殘疾并中風,也許還不會娶她這樣不能生育的。但為了似乎復燃的舊愛,為了似乎唾手可得的真情,也為了上海一套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大三居及開豪車的舒爽,她最終同意嫁給曾拋棄自己的表哥。但無論如何,她不能容忍表哥隱瞞有女兒的真相,也害怕即將到手的物質利益化為烏有。于是,惱羞成怒之下的她決心要毒死表哥。這是大都市生活的重壓下,愛情無奈的選擇,捍衛即將到手利益的瘋狂。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大都市情感生活的沉重、復雜與危險的一面。好在,一只棕色飛鳥的到來打翻了有毒藥的碗,也打碎了她犯罪的報復計劃。所以,她忽然心中一陣悲涼,一屁股坐在地上,號啕大哭,這一哭無疑是大都市情感生活感嘆號中醒目的一枚。
五是小說結尾開放自由,便于讀者思考。在《來去之間》里,雨燕在整理萬庭遺物時,發現剛剛從樓上飄下來的竟然是一條蕾絲內褲時,她能不悔恨交加嗎?想想,她對自己丈夫的無端猜疑和任性糾纏的惡果,她也許要用一生來追悔,這是用血的教訓勸人理解并善待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而在《風箏誤》里,徐麗愛上作者交流會主辦方負責人陳林木,一個渾身自帶光芒的男人,則有兩情相悅的意味,甚至不排除作者對男女關系中“發乎情止于禮”落落大方的肯定。這是對人欲與倫理關系的前衛觀點,容易激發讀者的關注目光和談論激情;又如《箭在弦上》的結尾,窗外一只棕色飛鳥打翻投毒的湯碗的情節設計,是作者善良的表現,也是小說主人公吳小瓊惡意的意外消融,但這種消融無疑不是主人公情愿的。吳小瓊究竟應該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這樣開放自由的結尾,無疑擺脫了宿命論和傳統的大團圓以及善惡終有報的簡單邏輯窠臼,是小說現代意識鮮明突出的生動體現。正如安徽省作協主席許春樵所言,時曉的都市情感小說不是后現代寫作,而是現代主義寫作;她的小說不是為了推銷都市情感故事,而是探索現代都市情感與現代都市倫理的走向,探索人性在巨大的物質世界里所遭遇的擠壓、掙扎和受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