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原省委省政府辦公樓將改造成視覺和音樂藝術中心
記者從《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了解到,合肥未來五年將打造文化之城,其中,原省委辦公樓將改造成視覺藝術中心,原省政府辦公樓改造成音樂藝術中心,原市政府辦公樓改造成城...
安徽26個案例獲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獎項 有你家門口的嗎?
1月1日,2021年長三角及全國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結果正式發布。安徽省在此次大賽中喜獲豐收,共有26個空間案例獲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獎、百佳公共文化空間獎、優秀公...
滁州將新添5座“城市閱讀空間”,讓書香溢滿亭城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記者今日從滁州市相關部門獲悉,總投資2000萬元、新建5個“城市閱讀空間”將于明日(12月31日)正式對滁州市民開放,在城區范圍內形...
合肥市包河區率先試點城市更新 打造通透舒適“老城區”
12月29日,合肥市包河區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會上,包河區不僅明確了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目標,還在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城市建設、綠色發展等方面端出與...
合肥再添一文化新地標 計劃12月底交付驗收
位于合肥市包河區徽州大道與祁門路交口東北角的包河鳳凰劇院項目即將建成交付,作為現代城市的重要文化載體,劇院的建成將極大豐富市民的文化娛樂生活,也將成為包河區文化...
安徽省18人入選2021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1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名單,安徽省陸中華、李術坤、石玉琴、汪洋、賀標、楊昭暉、張報、呂云于、韓玉梅、穆星、胡秀娟、吳家龍、黃世偉、吳...
合肥開通三條大蜀山文化陵園冬至祭掃專線 市民可免費乘坐
為方便合肥市民冬至前后前往大蜀山文化陵園祭掃,合肥公交集團與大蜀山文化陵園經過磋商和現場勘查,于2021年12月16日—21日開通三條大蜀山文化陵園祭掃專線,服務廣大市民...
蕪湖市灣沚區打造15分鐘閱讀圈 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今年蕪湖市灣沚區加速城市書房建設,通過打造15分鐘閱讀圈,豐富市民閱讀文化需求,使人人享閱讀,處處能閱讀,時時可閱讀。
中國(蕪湖)長江漁文化博物館項目啟動建設
據介紹,中國(蕪湖)長江漁文化博物館(暫定名)建設地點位于蕪湖市經開區龍山街道東梁社區,天門山風景區。項目用地面積345畝,其中主館核心區面積74畝,規劃建筑面積39000(...
“安徽版權在線”正式上線 安徽文化產權交易探索新路徑
11月25日,安徽省全新版權登記服務系統——“安徽版權在線”正式開通并上線運營。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文化產權交易所了解到,新平臺將極大提高版權登記...
走進包公故里 追尋紅色印記|紅色肥東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采風團先后走訪了柯氏舊居、黃疃廟戰役紀念館、包公文化園、橋頭集鎮、長臨河古鎮、蔡永祥烈士紀念館、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眾興鄉紅色遺址等地,挖掘紅色故事,...
到2025年底 合肥計劃打造不少于20個國際化社區
在已建成的(高新區蜀麓中心林溪社區)1個示范性國際化社區的基礎上,從2022年起,每年結合實際分批推進國際化社區建設
走進包公故里 追尋紅色印記|肥東包公文化園計劃2021年底竣工
肥東縣啟動“包公文化園”建設,以包公出生地和包氏宗祠古遺跡為依托,對包公的歷史和文化加以深度挖掘和開發,再利用山水資源的優勢,打造出公益性和營利性兼具的包公文化...
解密天鵝湖文化商務區“硬核”文化軟實力
今天下午,本報與蜀山區筆架山街道聯合主辦的“小區事務大家談”系列直播特別節目繼續聚焦天鵝湖文化商務區,這次我們來關注該區域的文化產業,解密天鵝湖文化商務區的“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