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2月1日,記者從合肥市民政局獲悉,近日,合肥市民政局與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民政府外辦、市公安局等5家單位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際化社區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5年底,打造不少于20個具備一定知名度的國際化社區。
據介紹,國際化社區是指以一定地域為基礎,社區中境外人士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社區相應的組織制度、服務體系、環境設施趨向國際標準,包容各類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國家、種族、民族背景的人能夠和諧共處的城市社區。近年來,來肥外國人才數量穩步增長。截止2021年,合肥市已連續三年蟬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但外籍人士、外來流動人口的逐漸聚集也帶來更多的治理難題。合肥基層社會因外籍人士、外來流動人口的逐漸聚集,致使治理難度日益加大。
建設國際化社區,是破解社區治理難題、轉變治理方式的必然選擇,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也是落實合肥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舉措。在已建成的(高新區蜀麓中心林溪社區)1個示范性國際化社區的基礎上,從2022年起,每年結合實際分批推進國際化社區建設;到2025年底,打造不少于20個具備一定知名度的國際化社區,初步構建惠及當地居民的國際化社區發展體系,形成具有時代特征、合肥特色的現代化社區治理格局。
國際化社區建成后,將立足中國優秀傳統,通過營造傳統節日氛圍、展示優秀傳統技藝、開展語言文化互動、舉行睦鄰守望活動等多樣化的方式搭建社區文化交流平臺,向外籍人士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發動外籍人士積極參與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社區主題活動、本土市民文化活動,以喜聞樂見的方式,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傳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