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愛才,有“千金買馬骨”;今人愛分,有“重金買錯題”?
高考出分之際,網易有道官宣“1000萬回收錯題本計劃”:面向2025屆高考總成績裸分大于或等于700分的考生征集錯題本,用于有道AI答疑筆的AI錯題本功能研發,計劃在新學期上線學霸錯題本收錄格式,“讓更多同學體驗到‘狀元級’錯題收錄和訂正格式”。錯題本通過審核的同學,每人可獲一萬元。
網易有道官宣“1000萬回收錯題本計劃”
1000萬買錯題本,看似是推動優質學習資源共享的嘗試,但在當前教育氛圍之下,將企業產品與“學霸”捆綁營銷,頗有滋養家長焦慮再收割之嫌。很難不讓人懷疑,“1000萬”與“700分”只是噱頭,背后的生意才是重點。
“學霸”的錯題本,真有那么大價值嗎?
一般來講,錯題本是對以往考試、練習中典型題項的分析與整理,針對性很強。好的錯題歸納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習效率,正如有道官方宣傳的那樣:錯題的高效利用相較于題海作業,不僅能夠高效消除知識盲點、夯實知識點掌握,更能幫助教師和學生雙向減負,提升效率。
但是,錯題本和筆記一樣,是高度個人化的學習工具,與個人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密切相關。有的人喜歡嚴密記錄,有的人喜歡寥寥幾筆、取其精華,這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與否之別。
從常識講,700分以上考生的錯題本,和一般考生適配性并不高,錯誤類型、錯誤原因、認知路徑都存在一定差異。前者可能已經忙著壓軸題突破,而后者的重點還是基礎鞏固。讓其他學生照搬所謂“學霸錯題本”,很可能只是削足適履,讓形式大于實效,反而會降低學習效率。
企業探索提升學習效率的方法,本無可厚非,但我們更需要的,是跳出“學霸崇拜”的窠臼,打磨自己的錯題本,這也是許多孩子需要補上的一課。
更何況,高調宣傳重金購買“學霸錯題本”,本質上是變相宣傳高分考生,加重并收割社會焦慮。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宣傳高分考生,而涉教企業自覺遵循相關規定,不變相炒作高分考生,也是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古人“千金買馬骨”為求賢,今人“重金買錯題”為圖利。從買錯題本的行為看,網易有道雖然打著AI高科技賦能教育的幌子,但骨子里還是 “學霸崇拜”“分數至上”的教育觀。
以高分考生為噱頭,滋生、渲染、加重社會升學焦慮,并借此為企業產品銷售鋪路,確實能為企業謀得利益,卻犧牲了公眾利益。
好的教育創新絕非是制造一個又一個“狀元同款”“狀元模版”,而是讓每一個孩子更好地“沐浴”教育之光,在未來的人生中更好地成就自己。
(安徽時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