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28日16時許,位于安徽馬鞍山市當涂縣長江太平府航道北岸的施工現場,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標志著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副汊航道橋3號主塔柱順利封頂。至此,副汊航道橋的兩座主塔均全部按期封頂,為春節后的斜拉索和鋼桁梁懸臂架設施工奠定了基礎。
據悉,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是巢馬城際鐵路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既有的馬鞍山長江大橋(公路橋)上游約2.3公里處,含主汊航道橋、副汊航道橋、兩岸和江心洲引橋,橋梁全長達9.8公里。其中副汊航道橋總長840米,橋跨采用(56+168+392+168+56)米結構,長度392米的主跨一孔跨越太平府航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無砟軌道三索面鋼桁梁斜拉橋。
副汊航道橋3號、4號兩座主塔柱為A型塔,塔高達170米,由上、中、下塔柱、塔頂及下橫梁組成,上塔柱斜拉索錨固區為單箱三室斷面,共分32個節段進行施工。其中南岸4號主塔已于去年12月26日順利封頂,主跨計劃于2024年四季度完成合龍。橋梁采用上下層布置,按照“四線鐵路+六車道城市快速路”的標準建設,具有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難度大、施工環境復雜等特點。
為盡快實現主塔封頂的節點目標,建設單位寧安鐵路公司協同中鐵四局、大橋設計院等參建單位科學優化工裝工藝,陸續解決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塔柱大傾角爬模體系、鋼錨梁高空安裝、鋼錨梁索導管快速定位測量、高空作業安全管控等多項難題。施工作業中,項目部采用由造霧機、封閉圍幕系統、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的智能養護系統,對混凝土進行全天候養護,滿足了主塔混凝土高強度、高抗裂,以及溫控嚴格等技術標準。
據悉,巢馬城際鐵路起于巢湖東站,向東經含山縣、和縣、鄭蒲港新區、當涂縣、經開區、雨山區、花山區后,引入馬鞍山東站,正線全長6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沿線設巢湖東(既有)、含山、鄭蒲港、馬鞍山南、馬鞍山東(既有)共計5座車站。
巢馬城際鐵路北接合杭高鐵,東聯寧安高鐵,是馬鞍山與安徽省會合肥的直接聯通線。項目建成運營后,將在皖江兩岸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進一步拉近合肥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之間的時空距離,完善區域高鐵網絡布局,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許文峰 徐承澤 王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