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瀟湘晨報報道 近日,長沙某小區業主葉女士將“壽服店”的牌子,掛到小區門口的自家店鋪,準備月底開業。不少業主見此紛紛表達反對,并集合起來上門,希望她不要在這里開,葉女士則認為自己開店合法合規,不愿中止。對于葉女士的行為,也有業主表示可以理解,還有的業主表示并不關心。
在物業的主持下,雙方21日進行了協商,葉女士承諾會盡快將招聘上的敏感字眼拆除,并表示可以考慮轉租事宜。22日上午,瀟湘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壽服店已經停工,招牌依然還在。下午,小區業主告訴記者,招牌上“壽服店”字眼已經被物業拆除。
小區門口新掛“壽服店”牌,業主和店主展開協商
11月22日上午,瀟湘晨報記者來到長沙萬芙南路的該小區門口,該店位于該小區臨街樓棟一樓眾多商鋪中間,店牌上寫著大字“壽服店”,以及“殯葬一條龍服務”等小字。旁邊是小區門口,還有一個公交站。小區門口對面有一個中學拓址新建工程,施工正在進行。壽服店門已上鎖,里面是一些裝修物品。
業主趙先生已經在小區住了多年,他告訴記者,該壽服店牌是11月19日掛上去的,當天晚上不少業主發現后,紛紛表示這不合適。“人有生存的權利,你做生意當然可以,這個生意也是國家允許的。但是你地址選錯了,應該到殯儀館、醫院、批發市場等地方去。”趙先生說。另一業主胡娭毑則表示,小區附近有幼兒園,門口還在新建中學,這個店開在這里確實有影響,“家里小孩下晚自習,在門口下公交,說自己怕,有的小孩子還哭了。”,胡女士說。
劉女士的服裝店專為女性服務,已經開了一年,就在壽服店隔壁。她表示,當得知隔壁要開壽服店時,就陷入很大擔憂中。“有人會內涵,說這是服裝店,隔壁就是壽服店,反正就是不好聽。”劉女士表示,自己的店有不少老顧客,之前生意還行。但顧客得知此事后,都紛紛向她表示擔憂和顧慮,“老顧客說,雖然很熟,但不是說就沒別的地方買衣服了,如果后面真開起來,再來買,就會覺得很瘆人。”劉女士已經決定搬離,去別處開店,這幾天正在清店。
除了反對質疑,也有人對壽服店表示理解。同為業主,也在門口開店的呂先生表示,人總有生老病死,總得有人做這個。他認為相比于壽服店,像門口新學校施工的噪音對自己影響更大,“現在做生意也難,感覺雙方都要委婉一點。”呂先生說。一位租住在小區的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也關注到了這件事,但“感覺對自己影響不大”。記者隨機走訪小區內居民,也有人表示不關心此事。作為反對方代表的趙先生也告訴記者,有業主組織簽字反對此事中,大部分人簽了名,但也有不愿簽的。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壽服店老板葉女士和湯先生,他們表示,自己從事這一行業多年,這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之所以選擇在這里開,是因為這個店鋪是自己花錢買的,做壽服店,也合法合規。店鋪處于準備階段,營業執照正在申請中。“我們正在協商處理此事。”葉女士說。
最新進展:店牌已被拆除
業主趙先生、胡女士介紹,20日上午,不少反對的業主來到葉女士的店鋪表達訴求,現場聚集了很多人。隨后大家找到物業,物業給他們的回復是,針對商鋪業主在住宅小區經營喪葬類門店,既不符合常理,也不利于小區整體建設,物業絕對是不支持和持反對意見的。該壽服店為業主自主經營,經營類別未向物業報備,在發現后已上門勸阻,責令停工。之后會聯系多方進行協商。
21日進行了協商。協商紀要顯示:壽服店業主承諾會盡快將招牌上的敏感字眼先拆除,待有關部門回復后再做溝通。物業提出商鋪門店轉租用于其他經營,盡快幫其轉租,其喪葬類產品可留存圖冊在物業,如有需求可為其引薦;(商鋪業主表示考慮)。
22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壽服店招牌依然還在。下午,小區業主告訴記者,招牌上字眼已經被物業拆除。
多地對殯葬用品店選點有規范要求
在采訪過程中,不少業主表示長沙有出臺規定,對壽服店這類殯葬用品店的選址有限制,所以他們的訴求也是有法律依據的。瀟湘晨報記者檢索發現,2005年,長沙出臺《長沙市殯葬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其中第二十六條規定:“喪葬用品銷售點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不得設置在城市交通主干道兩側 。”
其他城市也有類似規定,2011年,武漢出臺《武漢市殯葬管理辦法》, 第四十條規定:本市下列區域禁止設置殯葬用品銷售點:(一)城市主干道兩側;(二)繁華商業街區;(三)客運站(碼頭)、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周邊;(四)風景名勝區、公園、城市主要景觀設施和旅游景點周邊。《重慶市殯葬管理條例(2022修正)》第十五條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規定的生產、銷售場所以外從事殯葬用品經營活動。”
記者了解到,在湖南省,經營殯葬用品也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以及征求民政部門意見。2022年10月修改的《湖南省實施<殯葬管理條例>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辦理制造、銷售喪葬用品的單位或者個人的工商注冊登記工作時,應當征求同級民政部門的意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