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3日12時40分,合肥電網最大負荷達1246.7萬千瓦,今夏首次打破歷史紀錄。目前,全市電力供應保持平穩狀態,合肥電網已做好充分準備,確保市民度過“清涼一夏”。
合肥地區于7月1日正式出梅,較往年提早10天以上,出梅后,35度以上晴熱天氣持續。“廣大市民對電力需求旺盛,短短5天內合肥電網最大負荷增長5成以上,由6月29日的800萬千瓦攀升至7月3日的1246.7萬千瓦,全市日用電量同時突破2億千瓦時大關。”合肥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專責孔德駿說。
由于今年出梅時間較早,第一波高溫和用電高峰較往年有所提前。據預測,今夏氣溫正常或偏熱情況下,合肥電網最大負荷或將達1350萬千瓦以上,較去年夏季創下的歷史最大負荷1240.2萬千瓦增長近10%,屆時合肥電網降溫負荷或將達總負荷的4成左右,極端高溫情況下或將接近5成。
城市平穩度夏,電網建設是“核心”環節之一。6月21日,500千伏舒邑變電站在迎峰度夏前順利投運,這是全市第六座500千伏變電站,安徽電網“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站點新增200萬千伏安變電容量,可滿足超百萬普通家庭需求。今年上半年合肥電網共投運新變電站7座,新增變電容量283萬千伏安,使得今夏合肥電網平穩度夏更加“有底氣”。
7月2日午間,在位于合肥市經開區的220千伏蓮花變電站內,無人機和巡視機器人自動對全站重要電力設備開展巡視和紅外測溫工作。夏季高溫持續,電力設備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合肥電網有了科技加持,設備運維將更給力。
高溫以來,合肥供電公司組織人員對全市重點變電站、線路開展特巡工作,及時發現并消除設備問題隱患。“我們還通過‘變電站區域智能巡視系統’對轄區站點開展‘精細化’特巡,無人機和機器人每天定時完成多次紅外測溫特巡,高清云臺和紅外云臺等監控裝置自動完成設備監視、運行數據抄錄等工作,將人工巡視全站所需的4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內,遇到問題還可以自動報警,進一步提升了區域供電可靠性。”合肥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值班員陳浩東說。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李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