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肥西檢察微信公眾號消息 為償還賭債,房產中介宋某在履行合同期間,騙取他人人民幣216萬余元。經肥西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宋某因犯合同詐騙罪、偽造國家證件罪,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三千元。
案情回顧:2019年7月,從事房產中介的宋某接受吳某的委托,將其房產對外以200萬元以上價格出售。2020年5月,唐某欲以160萬元購買該房產。宋某因參與網絡賭博負債累累,便動了心思,遂準備將該房子套現以償還賭債。
一番謀劃后,宋某讓其朋友戴某假裝買家,以195萬元的價格購買該房屋。在征得吳某同意后,辦理了公證手續,又讓吳某委托戴某全權辦理該房屋的過戶手續,后唐某以164萬元購買該房屋并完成過戶。宋某將此款納入自己錦囊之中(案發后鑒定此房價值人民幣179萬元)。
吳某發現該房屋過戶后,要求宋某、戴某完善房屋買賣手續,與戴某簽訂存量房買賣合同,約定了房款支付方式,并要求宋某將該房屋的房產證交其保管。宋某在網上找人偽造了該房不動產權證,陸續給了吳某63.9萬元,并給戴某5萬元作為報酬。
2020年7月,曹某、陳某夫婦又委托宋某購買某小區房屋,雙方簽訂了《居間委托合同》。看好房子后,宋某收取二人定金5萬元以及34萬余元房屋差價,之后再次將該款用于歸還賭債、網絡賭博。在明知房產已被賣出、沒有履約條件后,宋某告知曹、陳夫婦該房仍可銷售,并讓其再轉41萬元首付款,兩天后讓其又補20萬元首付款。上述錢款全部用于網絡賭博及償還賭債。
檢察機關認為,宋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的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應當以合同詐騙罪、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檢察官提醒:宋某騙錢的行為雖可恨,但被騙者粗心大意也當吸取教訓。房屋買賣屬大額商品交易,在買賣二手房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切勿輕易簽署全權售房委托公證書,交易前一定要親自核實房屋現實情況、了解是否涉及法律糾紛等,不能僅聽房產中介人員一面之詞,以防落入房屋詐騙犯罪的陷阱之中。
編輯 王翠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