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互聯互通”有了重大進展。
9月4日,淘寶發布公告稱計劃新增微信支付能力,并逐步向所有淘寶天貓平臺賣家開放。對此,微信支付方面表示目前與淘寶平臺商戶的功能適配正在開通中。
淘寶與微信支付將逐步“拆墻”
微信、支付寶發布聲明的措辭有些許不同,但傳達的意思有個共同點——開放造就更大的未來。
備受關注的移動支付互聯互通,在這個九月迎來重大進展。
眾所周知,阿里與騰訊的商業之爭由來已久。
支付寶的誕生、微信支付功能的上線,讓阿里與騰訊成為了電子支付渠道的直接競爭對手。雙方開始了漫長的用戶人群爭奪戰、商家覆蓋爭奪戰。
曾幾何時,阿里宣布暫停與微信相關的第三方應用服務;微信上的淘寶店鋪鏈接無法直接打開……相互屏蔽的那幾年,雖然起到了保護自身流量生態的作用,但也造成互聯網上巨大的數字鴻溝,給用戶帶去了較差的使用體驗。
開放、協作、創新、共享是互聯網的基本精神,也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近年來,支付互聯互通一直是各方推行的重點工作之一。
早在2019年8月央行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就明確對二維支付(條碼支付)互聯互通作出設計;2021年9月初,工信部召開了“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從當月起各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
此后多個陣營之間的“墻”開始逐步松動。
自2021年起,阿里旗下餓了么、優酷、大麥等應用均已接入微信支付。用戶亦可在微信中分享淘寶購物鏈接,并完成購買。
今年8月末開始,消費者還可以使用淘寶特價版App在支付方式中選擇新增的微信支付選項進行支付。不僅如此,微信支付已陸續與包括銀聯云閃付、京東支付、三大運營商旗下支付平臺、數字人民幣等開展支付互通合作。而美團外賣、酒店開通了支付寶小程序,并開展聯合運營活動。
大廠“拆墻”與支付場景互聯互通并行,一方面是監管的引導,另一方面也不乏商業因素的考量。
近年來,電商行業變化迅速。大部分消費者的手機里都安裝了多款購物App,隨時隨地靈活切換App進行比價和購買成為新的主流消費行為。流量紅利見頂,當下的互聯網企業依靠創新模式吸引增量用戶存在一定難度,而抱團取暖互相導流,挖掘彼此的存量用戶成為大家合作共贏的新發展思路。
此次互聯互通后,淘寶數萬億級別的交易規模,顯然可以幫助微信支付拓展增量市場。對于阿里而言,這次的合作有助于增強用戶黏性。同時,在微信覆蓋度更高的下沉市場,淘寶也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用戶。
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位居全球第一,而這一數據在2013年前尚不足40%。在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進程中,頭部互聯網平臺在競爭中推動了支付行業的蓬勃興起。如今,支付行業既是商業平臺的基礎設施,更是影響經濟高效運轉和穩健運行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
線上支付領域,淘寶與微信支付逐步“拆墻”,實現接口互通,不僅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權,更重要的是,這或許意味著中國支付領域的統一大市場來臨,從而激活更有生機的消費市場。我們也堅定地相信,“打通壁壘,共建共榮”,是中國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下一場!
據安徽時評 撰稿:何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