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則消息刷屏:房東叔叔見證7年租客結婚生子,幫帶娃做飯像家人一樣相處。租客康先生稱自己和妻子是外地過來打工的,房東叔叔給予了很多幫助。
房東與租客的交往,建構在白紙黑字的契約關系之上;然而,在你來我往的過程中,一些房東與租客超越了利益關系,建構了如親人般的情感與認同。不論是“租房被當親孫照顧”,還是“房東就像大哥哥一樣”,抑或是“房東送租客特產紅包”,遇見好房東,讓租客們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善意與溫暖。
通過房屋租賃,房東和租客實現了陌生人之間的社會聯結。在通常情況下,房東和租客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并沒有多少交集;有的房東和租客一年也難得見上幾面,大都通過手機進行聯系。只不過,也有一些房東和租客保持了良性互動,彼此之間用熟人、朋友乃至親人的模式相處。
做飯,幫帶娃哄娃,給孩子紅包……“神仙房東”拿租客當家人,出錢又出力,用心又用情。沒有血緣關系,“神仙房東”用超越預期的角色扮演,讓租客一家人得到“溫柔相待”。
居大不易,大城市的融入并不輕松;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和精神慰藉,“神仙房東”就起到了這種功能。
伴隨著社會流動的加速和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猛烈沖擊。一些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并非孤島,他們也需要生活照料和精神關懷。
“神仙房東”和租客一家相向而行、雙向奔赴,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房東對租客一家的好,租客一家自然感受得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在心中給對方留下足夠的位置,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神仙房東”,也贏得了租客一家的信任與尊重。
時代的列車向前,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問題既折射出社會變遷,也交織著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
視頻截圖
遠親不如近鄰,租客成為房東的鄰居,健全了房東的社會支持系統;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難以得到來自親人的關愛與幫助,“神仙房東”像親人一樣對待租客一家,也恰恰彌補了這種缺憾。
體諒年輕人在外打拼的不容易,用推己及人的善意,溫暖了租客一家人。房東作為租客在一個城市里接觸較早、互動較多的群體,直接影響租客對一個城市的認識和評價,甚至影響租客對城市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神仙房東”的背后,既隱伏著年輕人的城市融入,也關聯著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懂得關心他人、善于體諒他人、愿意幫助他人的“成人之美”,讓房東與租客實現了美好相遇,讓鄰居不僅是物理距離的接近,更是心理距離的貼近。
房東和租客一家實現了“老青互助養老”,房東給予租客力所能及的關心和幫助,租客一家陪伴房東,給予房東以精神安慰;互惠互愛、抱團取暖,這才是“神仙房東”的價值底色。
據安徽時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