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12月2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等印發《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總體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地可探索實行彈性休假、錯峰休假政策。(12月28日“交通運輸部”公眾號)
即將到來的這個春節有可能是三年來第一個恢復正常出行的春節,出行高峰很可能與感染高峰“同至”。要防范春運帶來新一輪疫情高峰,提倡彈性休假、錯峰休假,就很有必要。
此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工作方案”指出,保障探親人員錯峰有序回家過年和返崗,各地可結合本地疫情高峰期研判情況,依法采取適當的臨時性限制人員流動措施,引導公眾盡量避免在疫情高峰出行。這樣的要求很有現實針對性。企事業單位結合工作需要和職工意愿錯峰休假,學校錯峰放假開學,讓人們盡量避開出行高峰,也盡量避開感染高峰,這樣可以避免扎堆出行,降低感染風險,還能避免交通擁堵、景區擁堵等現象發生,提升出行體驗。
對于彈性休假、錯峰休假,不僅是企事業單位、學校要積極響應,個人也要盡量合理安排,避開出行高峰、感染高峰,對自身及家人的身體健康負責。
鼓勵各地探索彈性休假、錯峰休假,也不能只當成一種“權宜之計”。要看到,春節、國慶等“集中式”長假期的弊端久受人詬病。“集中式”長假期會帶來集中出行,一到春節、國慶等長假期間,道路擁堵、景區擁堵等現象往往就會很嚴重。而長時間的集體休假,對經濟、社會也會帶來較大影響。如一到春節前,一些地方就會出臺“留人政策”,卻往往收效甚微;一些大城市的服務業,甚至面臨“停擺”的問題。
所以,彈性休假、錯峰休假不僅能夠讓更多人避開感染高峰,降低感染幾率,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還能克服集中休假帶來的各種弊端。鼓勵各地探索彈性休假、錯峰休假,就不能止于一時,而應長期推廣下去。當然,落實“錯峰休假”關鍵在于落實好帶薪休假,讓人們能自由選擇休假時間,這樣就可以避免人們扎堆出行,讓人們不再把休假期望全寄托在春節等法定假期;“錯峰休假”就不僅是春運疫情防控的“權宜之計”,也是根治“集中式”長假期弊端的一味“良藥”。
作者:戴先任(2022年12月29日 新安晚報 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