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鐵路春運自1月7日開始,2月15日結束,共計40天。2023年春運首日火車票已于12月24日開始發售。平臺方分析,今年春運集中式客流預計將被打散,錯峰返鄉、就地過年、旅行過節將成為主要的三類過年方式。(12月25日《北京青年報》)
12月23日,青島市衛生健康委介紹,青島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為49萬~53萬人,增速會隨著春運啟動而增加。其實各地情況大體一致,面對春運都擔心“感染高峰”到來,最擔心的是“感染高峰”會擠兌本就壓力巨大的醫療資源。
鐵路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節前高峰日安排開行旅客列車6077對,節后高峰日安排開行旅客列車6107對,最大客座能力較疫情前的2019年春運增長11%。這意味著春運期間一定會推高“感染高峰”。當務之急,是將“感染高峰”推遲一些,給醫療救助贏得時間。因此各地都倡導“錯峰返鄉”。不過,“錯峰返鄉”不能只是口頭呼吁。全國各地的學校、單位放假時間大體是一致的,外出人員自己如何選擇“錯峰”,恐怕還需要科學的統籌規劃。
首先需要交通運輸部門的合理規劃。交通運輸部門要提前做好“錯峰售票”工作,將各地返鄉的客流,提前進行疏導分流,各種出行工具需要實現“一盤棋”規劃,從運力上做到分流到不同的時間,分流到不同的出行工具上,既不出現擁擠,也要保障“應返盡返”。
其次需要“出行指導”。對于春節返鄉過年的群體,需要有關部門做好科學指導工作:如何選購錯峰的車票,如何做好中途的防疫,出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都需要有關部門、有關專家提前研判并且充分告知和引導,不能只讓百姓自己判斷。
最后,需要“錯峰放假”。如果所有企事業單位都是相同的放假時間,那“錯峰返鄉”就不可能實現。因此,政府需要引導企事業單位做到“錯峰放假”,通過“拉長戰線”的辦法,實現“避開高峰”。
回家過年的心情是急切的。我們理解這種“歸心似箭”的感覺,但還是需要用“錯峰返鄉”消減“感染高峰”,所有人都要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春運啟動,疫情之后的第一個“想走就走的春節”是一次大考。
作者:郭元鵬(2022年12月26日 新安晚報 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