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光霞,有帶孩子的經驗,打算從事月嫂行業”“鄭光渝,準備參加電工培訓”……國慶假期剛過,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東城社區的唐隆欽就一如往常忙碌不堪——不少回到銅梁的返鄉人士找到他,希望幫忙介紹工作,他要一一登記情況當好就業“紅娘”。在銅梁,像這樣的就業“紅娘”目前有333名。(10月11日《重慶日報》)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紅娘”說到底就是在勞動者與用工方之間搭建橋梁,促進勞動者尤其是返鄉求職者更好地就業。不少人習慣依靠親戚、朋友、鄰居等社會網絡找工作,而這些熟人群體的信息來源具有很強的同質性和單一性。“就業紅娘”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對稱,讓返鄉求職者更加順暢地找到工作。
不論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和陪伴家人,還是年齡漸長渴望回歸家鄉,抑或是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就業紅娘”都能順應返鄉者的利益訴求,為他們提供就業服務和社會支持。“就業紅娘”大都是本地人,各家的勞動力狀況如何、適合哪些工種,他們心里都有本賬,同時還實時掌握著企業的招工信息,有助于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就業紅娘”作為勞務經紀人,有助于讓普通勞動者更好地實現價值、發揮作用。收完稻谷后,當地農民相對空閑一些,有的“就業紅娘”帶領 30 多名農民去西北采棉花,不僅有效地緩解了部分農場的“用工荒”,也讓農民們的荷包變得鼓鼓的。“就業紅娘”讓求職者在市場中得到更多的回報與激勵,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面對待就業人群,“就業紅娘”并沒有“一刀切”,而是區別對待。面對“慢就業”“懶就業”者,幫助他們走出認知誤區和思想迷茫;對于那些能力不足、技能缺失的人群,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增強就業能力……“就業紅娘”作為一種社會聯結的紐帶,在勞務對接、穩崗就業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搭建就業橋梁、暢通就業渠道不僅具有經濟意義,還具有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作為一種潮流,農民工返鄉就業為鄉村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讓許多家庭的功能更加完整。“就業紅娘”有助于讓普通勞動者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有助于促進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均衡發展。當返鄉求職者實現更充分高質量就業,整個社會自然會更有活力。
作者:楊朝清(2022年10月12日 新安晚報 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