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張耒:“西園雅集”中的安徽人

北宋元祐二年(1087)六七月間(一說元祐元年),當朝駙馬王詵在他的私家園林——汴京(今開封)西園,舉辦了一次包括蘇軾兄弟、李公麟、黃庭堅、秦觀、晁說之、米芾、李之儀、張耒等16位翰苑名人參加的雅集。其間有詩有畫,最重要的是誕生了李公麟的名畫《西園雅集圖》。如今,人們說到《西園雅集圖》,更多關注的是這幅畫作四海漂泊的命運,但我們今天說的,是這幅畫中的一位安徽人——張耒的凄苦人生。

張耒塑像

原籍譙縣的“官三代”

張耒(1054-1114),按年齡排,他在16名雅集人士中是最小的。《宋史·張耒傳》稱“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可是,張耒《題譙東魏武帝廟》中說“千年故鄉廟,歌舞薦牢羞”,還有同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在《書晉賢圖后》記載“獨譙郡張文潛與余以為不然”——這里的“故鄉”“譙東魏武帝廟”和“譙郡張文潛”,又將張耒說成了安徽亳州譙城人,因為“譙東”和“譙郡”都是指現在的亳州市譙城區。

一說淮陰人,一說譙城人,這是怎么回事?原來,張耒祖籍譙縣,他的外祖父李宗易還曾經是譙縣知縣。5歲之后,張耒跟隨在楚州山陽為官的父親,來到山陽。山陽,是淮陰的舊稱,即史書中記載的“遷居淮陰”。

張耒的祖父、父親及外公均是官員,用現在的話說,張耒是個妥妥的“官三代”。他生來聰明,5歲讀書;13歲即“好為文”。稍長,不僅文采可觀,還出落成一個大帥哥。他身材魁偉,心寬體胖,酷愛美食。好朋友秦觀曾說“張侯便然腹如鼓,雷為饑聲汗為雨”。張侯,即張耒。秦觀戲言他“六月火云蒸肉山”,身板大,動靜大,動輒汗水如雨,憨態十足。

成為蘇軾的門下之客

熙寧四年(1071),張耒的外祖父李宗易退居陳州(今河南周口),張耒也侍從在側。當時,陳州的學官是蘇轍。張耒因為外祖父的關系,得以認識蘇轍,蘇轍對張耒的才氣頗為欣賞。

這一年七月,蘇軾因不贊成王安石改革而被外放杭州做通判。去杭州途中,他到陳州看望在此擔任學官的弟弟蘇轍。蘇轍將張耒引薦給哥哥蘇軾。蘇軾看了張耒的《函關賦》后,認為張耒的文章“汪洋沖澹,有一唱三嘆之聲”。從此,張耒成為蘇軾的門下之客。

張耒結識了蘇軾、蘇轍兄弟——這是他一輩子感到最榮幸的事,可實際上也是讓他一輩子負累不輕的事。

隨后,張耒因蘇軾的引薦,赴姑蘇(今蘇州)參加科舉考試,并考中舉人。熙寧六年(1073),張耒考中進士,年方20歲。張耒的表現,又被王安石看中。經王安石提舉,授官臨淮縣(今安徽泗縣)主簿,正式步入仕途。

從此之后,張耒與蘇軾來往密切,有很多詩詞唱和。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建超然臺,邀請眾多圈內友人,聚會吟詠。年輕的張耒,一篇《超然臺賦》再次折服文壇,蘇軾稱其“超逸絕塵”。

從中進士到元豐八年(1085),張耒一直在安徽、河南等地就任地方小官,輾轉調動頻繁,加上張耒父母、前妻相繼去世,一向為官清廉的張耒家境每況愈下,陷于貧困。直到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繼位。由于宋哲宗年僅9歲,無法主政,支持舊黨的高太后垂簾聽政,起用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蘇軾兄弟等一班“舊黨”人物才得以回京,張耒的生活也因此開啟了新的篇章。

政治漩渦中的“陀螺”

元祐元年(1086),吏部尚書、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舉薦張耒,要他參加翰林學士院考試。翰林學士院是負責起草詔令的,地位僅次于直接服務于皇帝的翰林院。此次考試由蘇軾出題,除了張耒,平時與蘇軾交往密切的黃庭堅、晁補之都參加了,而且均取得優異成績,被同時提拔,張耒被授官秘書省正字,負責皇家圖書館校勘工作。

第二年,蘇軾主持禮部貢試,張耒為讀卷官。一時間,蘇門勢力達于鼎盛。第三年,秦觀也奉詔入京,任太學博士,“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湊齊。

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重新起用變法新黨,蘇軾再次被逐出京,弟子張耒等自然受牽連。張耒先是被外放潤州(今鎮江)知州,繼而被調任宣州知州,接著就被貶往黃州(今湖北黃岡)監督酒稅、復州(今湖北天門)竟陵郡監督酒稅,總之,離京都越來越遠,官兒也越做越小。  

宋徽宗即位后,也就是元符三年(1100)之后,這一局面才得以改變。張耒被召回京都,為太常少卿。這是太常寺的副官,掌管禮樂。從崇寧元年(1102)開始 ,張耒又被外放,先到兗州,再到潁州(今安徽阜陽)。每到一處,交椅沒有坐熱,新的調令就又來了,特別是到潁州,時間極短。在官場,張耒成了一個“小陀螺”,驅動它的鞭子,就是朝廷不斷動蕩的政局。

過去,官員每到新的任所,都要向皇上匯報到任,叫“上表”。張耒到潁州不幾天,接到新調令,張耒在“上表”中有這樣一段:“我來自東,每兢兢而就列;炊未及熟,又挈挈而告行。”沒想到這句大實話,引來滔天大禍。有朝臣指出:“豈有君父之前,輒自稱‘我’!”

張耒還沒來得及反省,蘇軾去世的消息到了。他自掏腰包,在潁州薦福禪寺設案修供,穿著孝服,痛悼恩師。此時,朝中是蔡京得勢。而蔡京是與蘇軾觀點對立的人,他得知張耒公然標榜自己是“蘇黨魁首”,當然不會坐視不管。

“蘇黨魁首”的凄涼結局

張耒很快被貶官房州(今湖北房縣)別駕,安置于黃州。別駕,是州刺史的副官,因為是受朝廷遣派,所以地位較高,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而是另乘一車,故名。可此時張耒的處境并非如此,他是逐臣,因此,知情的地方官員是不看好、更不敬重他的。

這是他第三次被放黃州。他租住在黃州城東的柯山腳下。當年,恩師蘇軾被貶官黃州時,曾在此地開墾東坡,故號“東坡居士”;如今,他來到柯山下,便自號“柯山”。直到崇寧五年(1106),宋徽宗下詔廢除黨禁,張耒才得以“任便居住”,可以自由選擇居住地,他便起身前往淮安,后移居陳州。政和四年(1114),張耒病逝,享年61歲。

作為“蘇門四學士”中最后去世的一位,張耒晚年的日子是非常凄慘的。他身患風痹,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患了嚴重的痛風,但他食不忌口,照樣挑自己喜歡的吃,比如,風痹是不可以吃螃蟹的,可他不僅吃,而且逮到螃蟹,便剔出蟹黃,等累積成滿滿一杯時,便一頓饕餮。盡管這無異于飲鴆止渴,但有蟹吃的日子畢竟稀少。他窮到什么地步?他在寄給蘇轍的詩中說:

肉似聞韶客,齋如持律徒。

女寒愁粉黛,男窘補衣裾。

長瓶臥墻角,短褐倒天吳。

宵寐衾鋪鐵,晨炊米數珠。

……

簡言之,就是要等好幾個月才能吃一次肉;窮得女孩出門不存在粉黛修飾,男孩出門衣服上盡是補丁;酒瓶子倒在墻角;床上的被子,底下像鋪了鐵那樣寒冷……

一代寒儒,顛簸一生,幾人知曉啊! (豐吉)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蘇軾、辛棄疾、王陽明……盤點神級人物在滁州的名篇

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在知滁州任上。他在滁州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裝,與民同樂,修建了奠枕樓。登高遠望,仍不能忘懷淪陷于金人手中的中原大地。

潁州西湖和杭州西湖哪個好?蘇軾幫你回答了

阜陽舊稱“汝陰”,北宋則稱“潁州”,唐宋八大家中宋代有四位曾到潁州,其中歐陽修和蘇軾曾在此為官。

網民再爆新證據稱“廟會期間商戶用消防水煮食物” 蘇州園林集團:以官方通報為準

大皖新聞記者隨后聯系到姑蘇區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區市場監督局領導以及吳門橋分局的領導已經去現場調查了解相關情況了,但是目前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

蘇丹宣布與阿聯酋斷交

當地時間5月6日,蘇丹宣布阿聯酋為敵對國家,斷絕與阿聯酋的外交關系,并關閉當地的蘇丹使領館。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镇雄县| 中西区| 东辽县| 赤城县| 林州市| 三原县| 滁州市| 莱芜市| 高邑县| 丹江口市| 确山县| 泸水县| 赤水市| 若羌县| 江孜县| 五寨县| 中宁县| 贵溪市| 枣强县| 滦南县| 瑞金市| 景德镇市| 蓬溪县| 武山县| 塔河县| 阳江市| 泸定县| 石河子市| 库车县| 贵州省| 东至县| 宝清县| 科技| 天门市| 尚义县| 太康县| 陆河县| 泸州市| 大厂|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