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舊稱“汝陰”,北宋則稱“潁州”,唐宋八大家中宋代有四位曾到潁州,其中歐陽修和蘇軾曾在此為官。
歐陽修對潁州一見如故,他一生8次來到潁州西湖,留下160多首關于潁州的詩詞,最終如愿致仕在潁州終老。
歐陽修的學生蘇東坡還有一個身份——“西湖長”。阜陽與杭州都曾是蘇東坡主政之地,他任職期間,用心治理水患。杭州西湖、潁州西湖都是他修的,在他眼中,分不出哪個更好。他在詩中將兩個西湖作等量齊觀,表達了對山山水水一視同仁的熱愛。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許正文
阜陽舊稱“汝陰”,北宋則稱“潁州”,唐宋八大家中宋代有四位曾到潁州,其中歐陽修和蘇軾曾在此為官。
歐陽修對潁州一見如故,他一生8次來到潁州西湖,留下160多首關于潁州的詩詞,最終如愿致仕在潁州終老。
歐陽修的學生蘇東坡還有一個身份——“西湖長”。阜陽與杭州都曾是蘇東坡主政之地,他任職期間,用心治理水患。杭州西湖、潁州西湖都是他修的,在他眼中,分不出哪個更好。他在詩中將兩個西湖作等量齊觀,表達了對山山水水一視同仁的熱愛。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許正文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