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的張女士向記者反映,她曾于2022年初在合肥美盈達教育機構為孩子報名英語外教課程,后因特殊原因無法正常上課而申請退費。然而半年過去,包括她在內的六位家長至今未能獲得退費。
家長反映:外教更替頻繁,因擔心教學質量申請退費
2022年1月,張女士在合肥美盈達教育環球金融校區為自己的孩子購買了幼兒英語外教課程,120節線下課程總計1萬6千元。
張女士告訴記者,孩子此前一直在美盈達上外教課程,感覺效果還不錯,所以在第一階段課時還沒上完的情況下就續購了該課程包。據張女士介紹,當初續購課程孩子很喜歡,“我對當時的那個外教的教學水平也比較滿意。”
隨后,張女士在與外教的溝通中得知,這名外教準備辭職了,“我本來不準備續訂了,但美盈達的工作人員卻向我承諾該外教后續會繼續任教,我才續購的課程。”
繳費收據。
可剛續購課程不久,孩子的外教就離職了,“我覺得對方很不誠實,有種上當的感覺”,張女士告訴記者。如果僅是更換外教,張女士還不準備退費,可是去年上半年上課期間,孩子的外教不斷更換,教學進程也嚴重滯后,“我覺得如此頻繁地更換老師,一方面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不停地適應新的老師。”
另外由于特殊原因,孩子的課程一度中斷。到了去年下半年,孩子所在的教培機構又改名為百思兔兒童成長中心,上課地點也搬遷到了長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的漢嘉廣場。
張女士稱,由于是全新裝修的教室,去年下半年恢復課程后,同班的孩子上了幾次課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適癥狀,最嚴重的一個孩子全身過敏。“考慮到諸多原因,我就決定將未開課的第二學段課包予以退款,不再繼續學習”,張女士說。
去年11月15日,張女士向教務老師提出退費,對方也為其辦理了退費申請。根據張女士提供的合同顯示,“如甲方(張女士)課程未開課之前提出解約,乙方(美盈達教育)可退還甲方已付費用的全部,乙方放棄甲方支付違約金。”同時,根據合同規定退款金額將在半年后到賬。
退款結算單。
合同中有關退費規定。
已到約定退還期限,家長卻未收到退款
本以為半年左右時間退款就會到賬,張女士就沒有再去糾結此事。2023年5月13日,到了指定退費日期卻遲遲沒有到賬消息,張女士便和其他幾位申請退費的家長一塊來到漢嘉廣場校區與校方負責人魏巍見面協商。“結果現在他又說可以選擇繼續上課或者起訴他們。”面對這一結果,張女士和其他幾位家長無法接受,“課程一節沒上,(美盈達)也同意了退費申請,我們也等了整整半年,結果現在又出爾反爾。”協商無果后張女士等幾位家長選擇了報警處理此事。
根據合肥美盈達教育官網資料顯示,美盈達教育創立于2010年12月,是一家專業從事孕嬰童教育的私營教育企業。旗下運營知媽堂孕教、吉姆盒子親子成長中心、百思兔兒童成長中心三大項目品牌。
5月15日,記者曾多次聯系美盈達公司法人魏國順與百思兔公司法人魏巍,但均未撥通。隨后記者又多次撥打百思兔兒童成長中心咨詢電話,一位工作人員在得知記者身份后便掛斷了電話,后再無法撥通。
退費工作授權委托書。
調解民警回應:建議家長通過起訴要回退款
15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聯系到調解此事的西園派出所民警楊警官。“14日中午我去現場調解,情況也基本屬實”,楊警官告訴記者。
據楊警官介紹,當天調解時教培機構也給出了兩個解決辦法,一是恢復課程讓孩子繼續在他們這上課,另一個方法就是去法院起訴機構。記者了解到,對于無法退費機構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由于去年新教學點的投入以及疫情影響,機構在資金上出現困難,面對眾多退費申請暫時無法一下退還。楊警官稱,機構從家長角度考慮,建議他們向法院起訴反而更有利于拿到退款,“因為這類教培機構在成立之初都會和屬地教體局備案,并繳納保證金預防出現教培機構跑路的情況。”一旦教育機構與家長出現糾紛需要賠償時,法院就會根據判決對教培機構的資產進行清算并將這部分保證金用作賠償。“所以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起訴教培機構,我們在調解時也和機構說明,讓他們積極配合家長,提供相關證據材料方便家長起訴。”
隨后記者也就此事聯系了蜀山區教體局,一位負責處理課外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關于百思兔的退費牽涉的人很多,目前已有專人負責跟進,“但該工作人員今天并不在單位,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