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安高鐵預計年底通車,合新高鐵全面開工,合寧、合武高鐵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正全力推進;全面啟動實施滬陜復線、京臺西繞線、合蕪杭二通道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合肥都市圈一體化聯系更密切;合肥將加快建設合肥新橋機場二期,建成廬江、肥西官亭、肥東白龍等通用機場;建設“一網四線”高等級航道網,實現江海直達運輸,構建江淮航運中心,打造合肥國際始發港……
當前,合肥市已啟動《“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編制,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重點圍繞“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交通強國戰略”“合肥都市圈一體化”,全面推進合肥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合肥都市圈正不斷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構建“水陸空鐵”銜接聯動的立體交通網絡,合肥作為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地位正不斷提升。
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速鐵路合湖段開通運營。
高鐵成網打造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
“以前去蕪湖不論是開車還是坐火車都要近2 小時,現在做高鐵只要40 分鐘就到了,聽說合肥至蕪湖正謀劃建設高速磁懸浮軌道,未來合肥到蕪湖只需要15 分鐘了!”因為工作關系,合肥市民張先生需要經常去蕪湖出差,商合杭高鐵的開通給他帶來了方便,而越來越便捷的交通也讓對未來生活有了更美好的期待。
為進一步助力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十四五”期間,合肥將開展合肥-新橋機場-六安、合肥-蕪湖-宣城-杭州、合肥-池州-溫州等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和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合肥地鐵S1線、合肥-巢湖、合肥-淮南等市域(郊)鐵路項目建設。同時,還將謀劃G60走廊合肥至蕪湖高速磁懸浮軌道規劃與建設。到“十四五”末,合肥爭取軌道交通已建及在建規模達到500公里,全面對接都市圈城際軌道網。
長三角軌道交通一體化不斷提速。
“十三五”以來,合肥“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地位不斷鞏固。作為全國19個重要的綜合鐵路樞紐之一,合肥高鐵樞紐由“米”字型變為“時鐘型”,高鐵格局進一步完善。目前,合肥市已與4個直轄市互通高速動車、17個省會城市互通高鐵動車、15個省會城市開行普速列車,實現1小時到南京、2小時到武漢和上海、3小時到杭州和鄭州、4小時到北京和福州,合肥高鐵當日往返通勤圈已經形成并不斷擴展,給都市圈的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目前,安徽境內已開通合寧、合武、京滬、合蚌、合福、寧安、鄭徐、杭黃、鄭阜、商合杭等10條高鐵項目,運營里程達2165公里,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縣域鐵路覆蓋率超過80%。在我省近期推進的一批新的高鐵項目中,主要是合肥至新沂高鐵、合肥至南京高鐵(安徽段)、合肥至武漢高鐵(安徽段)等項目,可以看出合肥的交通地位頗為突出。“軌道上的長三角”正在加速構建,合肥已擔負起鏈接長三角一體化高速鐵路交通網絡的使命。
互聯互通加密擴容高等級公路網
根據《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 年)》,到2021年,合肥都市圈互聯互通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基本解決縣市之間“斷頭路”問題,實現多種交通方式順暢換乘和無縫對接,形成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據介紹,目前合肥都市圈內高速公路已經覆蓋所有市、縣,基本形成干支結合的公路骨架網,等級公路總里程超過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20公里,一級公路1919公里。
今年,打通“斷頭路”成為合肥都市圈城市的年度合作重點。據省交通廳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聯網升級,提升都市圈公路的通達能力,都市圈高速公路網絡加密擴容,國省干線公路“瓶頸”路段基本消除。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合肥市將推進合肥都市圈一體化,全面啟動實施滬陜復線、京臺西繞線、合蕪杭二通道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深化滬蓉高速復線的前期研究并爭取早日開工,新增改建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11處,實現既有繞城高速與市區快速路無縫對接,爭取到“十四五”末高速公路已建及在建總里程達1000公里。
另外,“十四五”期間,合肥市還將全面建成G206吳山至南崗段)、G329合肥段、G312柘皋至滁州段,實現境內普通國道全部升級為一級公路,實施方興大道東延、徽州大道南延,對G312合六路、S105合馬路等重點干線公路進行快速化改造。預計到“十四五”末,合肥市域一級公路里程達1000公里,合肥都市區快速路達500公里。
以合肥為中心,覆蓋市域、輻射城際、連通滬蘇浙的公路網正在形成。目前,合肥公路總里程達2.1萬公里,公路密度達183.6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方面,“十三五”以來,合肥市新增高速公路32.08公里、擴容升級136.34公里,通車總里程482公里,“一環八線”高等級公路網不斷完善,由合肥出發的高速公路已覆蓋合肥都市圈內所有市縣。
對接長江水道合肥貨物通達全球
長三角,以水相連。對于擁有3669公里航道總里程的合肥都市圈而言,坐擁6大港口、46個港區和510個泊位,通江達海夢想的實現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合肥都市圈水運港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據介紹,合肥持續高位推進兆西河通江一級航道前期工作,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港航協同發展,建成“一網四線”(“一網”即環巢湖高等級航道網,“四線”即合裕線、引江濟淮江淮溝通線、菜子湖線和兆西河線四條外向型通道)高等級航道網近500公里,實現江海直達運輸。合肥還將實施《合肥港總體規劃(2035)》,構建江淮航運中心,打造合肥國際始發港。
“我們正以建設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和蚌埠淮河航運樞紐、打造合肥江淮航運中心為重點,不斷提升合肥都市圈水運通江達海水平。”合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合肥都市圈將聚焦建設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深化合肥、蕪湖、馬鞍山等港口與上海港、寧波港在聯合運輸、江海聯運等領域合作,推動港口一體化發展。據了解,合肥都市圈還將謀劃建設合肥兆西河通江一級航道,進一步提升關鍵城市江海直達、江海聯運能力,打造通江達海江淮航運中心。
合肥新橋機場距離可滿足全球所有大飛機起降的4F級國際機場的目標越來越近。
除了陸地和水運,合肥還架起藍天上的“空中之橋”,讓長三角連接更加緊密。目前,合肥新橋機場正在加強與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的協同合作能力,加快打造層級清晰、分工合理、覆蓋廣泛、水平一流的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據了解,作為長三角機場群的重要區域樞紐、大型機場,合肥新橋機場是合肥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合肥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核心,是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發展的重要載體。
隨著今年5 月合肥新橋機場飛行區及工作區擴建工程預可研報告評估會在合肥召開,這意味著合肥新橋機場二期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距離可滿足全球所有大飛機起降的4F級(目前國際上最高飛行區等級)國際機場的目標越來越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