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計劃到2022年底,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城區街道、農村鄉鎮覆蓋率分別達到80%、30%以上。”10月20日,“決勝小康看合肥——2020年民生工程建設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在合肥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合肥市衛健委副主任張曉峰詳細介紹“十三五”以來合肥市衛生系統發展情況,截至2019年底,合肥市全面消除村衛生室和村醫“空白點”,實現貧困人口小病不出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代繳,保證貧困人口100%參保。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三五”以來,合肥市積極實施“婦幼健康促進行動”,全面推進免費婚前健康檢查和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免費婚前健康檢查納入民生工程后,該市婚檢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2019年合肥市婚前醫學檢查率達94.56%。每年檢出各類疾病近萬人,總體疾病檢出率在10%左右。此外,嚴重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下降,無腦畸形、腦膨出、脊柱裂、先天性腦積水、唇腭裂等嚴重出生缺陷發生率從2015年的8.32/萬下降到2019年的7.40/萬。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各類急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慢性病社區管理成效顯著。人均基本公共衛生經費由2015年的40元提高至2020年的74元。免費為居民建立電子化的健康檔案、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檢、免費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供隨訪和用藥指導服務等。截至2019年底,合肥市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累計建檔652.3萬人、建檔率81.91%。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構建了貧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保政策體系,提高貧困人口綜合保障水平;優化醫療服務,開通貧困人口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系統,開辟就醫綠色通道,設置健康病房,實施大病專項救治;加強疾病防控,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筑牢健康管理防護網;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著力解決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問題。2014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6萬戶、21.56萬人。其中,因病致貧占比35%。到2019年底,全市全面消除村衛生室和村醫“空白點”,實現貧困人口小病不出村;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代繳,保證貧困人口100%參保,生病就醫支出有了保障,大病得到及時救治,慢病得到有效管理,家庭醫生簽約實現“應簽盡簽”;因病致貧、返貧戶得到穩定脫貧,無脫貧后再因病返貧現象發生。
張曉峰介紹稱,合肥市實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項目,優化托育服務,科學制訂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和項目建設計劃,并納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目標管理考核體系。截至2020年8月底,合肥市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登記的托育服務機構共265家,計劃到2022年底,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城區街道、農村鄉鎮覆蓋率分別達到80%、30%以上;到2025年底,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