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大楊分校,以“和美教育”為辦學宗旨,近年來,學校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及個性特長的培養,取得豐碩的教學成果!
創新教育教學亮點頻出
每日清晨、午后,合肥市安三小大楊分校的校園里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從古詩、課文,到數學公式、英語單詞,像這樣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孩子們的記憶不僅得以加深,還提高了學習效率。堅持晨讀午誦只是學校教育教學創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教育教學工作亮點頻出,無論是教育教學管理、教師隊伍建設還是骨干教師的培養,都呈現出新的面貌。
從去年秋季開學,所有一年級的學生都增加了一門新課程——自然拼讀,通過提前接觸英語的自然拼讀,為三年級正式學習英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除了課程的創新,教師們也從三尺講臺走向了更為廣闊的天地:通過學校安排的各類外出學習、培訓,教師的視野得到拓展,觀念得到提升,教學方式也更加貼合學生實際。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學校各年級教研組和備課組最大程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各類教研活動,教師們聚在一起討論教學內容、理清教學思路,將教研組、備課組建設成為一個緊密的學術團隊。與此同時,學校領導的不定期“推門聽課”、蹲點聽課,也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辦法和建議,促進了教師的不斷成長。
家校聯動助力成長
在家學習最容易犯哪種小毛病?針對這個問題采取了什么小妙招?今年疫情期間,合肥市安三小大楊分校三(1)中隊的隊員們開展了一次特殊的線上“云”隊會,隊員們通過網絡互教育方法“耳目一新” 學生發展“刮目相看”——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大楊分校教學亮點頻出和美育人喜結碩果動及時交流在家的學習情況,并針對遇到的問題制定有效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拉近了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則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點。為加強家校聯動,學校積極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路徑,特別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后,第一時間組建了校級家委會,大到招生政策解讀,小到校服如何選擇,所有事務都可以通過校級家委會這座橋梁進行溝通解決。
為了將校級家委會的作用落到實處,學校每學期定期召開家委會會議,研究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新動態,總結得失。家委會的委員們也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管理,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目前,合肥市安三小大楊分校已經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學生整體教育工作網絡,促進了家長與學校的進一步溝通,為學生更好地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和美少年”全面發展
英語誦讀、歌舞表演、美術展示……今年“六一”兒童節期間,合肥市安三小大楊分校的孩子們紛紛拿出“看家本領”,以視頻展示的方式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演出。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并為之努力,這得益于近年來校本課程與各類社團活動的開展。與合肥市區的孩子不同,合肥市安三小大楊分校的孩子們課余時間很少參加興趣班,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學校以培養“和美少年”為目標,最大程度地優化學校教學資源,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等精心打造校本課程:涵蓋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知識等五個方面內容,逐步形成“全面發展、特色發展、高端發展”的培養方式。同時,依托學校少年宮建設,開發了腰鼓、機器人、舞蹈、象棋等20余種少年宮課程,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合肥市安三小大楊分校以“和美”育人為目標,結出了教育的累累碩果,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少年兒童“雙有”先進集體、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學校、合肥市文明單位、合肥市平安校園、合肥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合肥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合肥市特色小學、合肥市素質教育示范學校、合肥市百姓身邊的好學校等殊榮,贏得了業界認同以及家長的信任。
陳靜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