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年,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工大附中等省內名校都組織教科研人員對高考模擬試卷及高考試卷進行點評分析,給廣大師生及家長提供科學準確的備考建議。其中,合肥工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高校,是合肥工業大學的附屬中學、教育部直屬高中,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國家教育部共建撥款學校。合肥工大附中現有教師16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71名,國家級和省、市級優秀教師15名,特級教師8名,省級教壇新星或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7名,市、區(縣)教壇新星16名,省、市、區骨干教師20人。臨近高考,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的教科研人員又撰寫了合肥三模試卷分析及備考建議,收到業界好評。經省內教育專家評審后,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客戶端刊發了這組名校名師點評合肥三模試卷的學術文章。
□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鹿鈺鋒
作者簡介:鹿鈺鋒高級教師,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安徽省第三屆教壇新星,合肥市高中化學學科帶頭人,合肥市初中化學教師培訓基地培訓專家,包河區高中化學名師,包河區鹿鈺鋒高中化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新疆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合肥師范學院校外碩士生導師。
試題分析
1.突出主干知識,重視基礎,知識覆蓋面廣。考試的內容所選的知識點始終圍繞著化學學科的主干知識和核心內容。包括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等。
2.題型設計多樣,內容源于教材又略高于教材。試題中很多素材都在原有教材內容上進行挖掘,考查了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如第8 題,是以硝基苯的制備和提純為情境,考查了溶液的混合,發生裝置的判斷,物質的分離提純等基本實驗操作。
3.強化學科特色,注重學科思維,落實核心素養。學科特色濃郁,知識層次鮮明,既有描述性知識又有遷移性和創新性知識。第27 題以用水合肼制備疊氮化鈉為情境,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相關轉化,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實驗及化學計算。要求學生選擇調取已有知識解決陌生情境中的化學問題,落實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4.試題素材新穎,體現對社會熱點的關注,能夠聯系生產關注生活。第10 題,利用重排反應考查有機物分子結構特點,第11 題,由新型電極材料的制備為背景,起點高落點低考查電化學的基本概念,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電化學中的簡單計算。第13 題根據團簇分子的價鍵規律推斷元素,并考查了常見元素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第28 題以煤和甲烷在工業上的綜合利用為情境,考查了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概念應用及相關計算。
試題的設置目的是盡可能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基礎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識、發展知識。試卷難度適中,考查化學的基礎知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性、解題的規律性、思維的靈活性。
后期復習建議
1.回歸課程標準,進一步夯實基礎。加強基礎知識的復習,重視化學反應原理的理解與應用,加強基本技能的培養,重視提取信息、加工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的培養。后期復習中將注意力放在對學科主干知識、核心內容的記憶、理解、應用和縱橫聯系上,不盲目追求考試熱點,關注各類考試信息中的命題焦點,不輕易迷信具體考點。
2.繼續研究近五年全國卷,熟練考試題型,樹立考試信心。研究高考試題,明晰高考試題中對各知識塊的考查特點和出題形式,以及各知識塊在高考理綜試題中的題型特點,做到心中有數,提高對高考試題的熟練程度,提高考試信心。
3.細心審題,規范答題。在復習中必須把好三關:⑴表達關。平時要有計劃地訓練答題時注意用好字、詞、句,注意語句精煉化訓練,力求做到消滅錯別字,逐步做到詞到意出;⑵化學用語關。
化學用語應用要準確、規范、嚴謹,包括能規范、正確地寫出中學化學所要求的全部的化學式、化學符號、化學方程式,甚至單位符號等;⑶審題關。審題時選準切入點,注意關鍵詞,不斷通過專項審題訓練來提高審題能力,包括提高審題的速度、審題的準確性。復習教學還要注重過程與方法,復習中要把概念的掌握與解題過程結合起來,通過解題前的思考,解題中的科學推理,解題后的認真反思,認真體會解題的過程與方法,逐步養成個人的解題能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