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年,合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工大附中等省內名校都組織教科研人員對高考模擬試卷及高考試卷進行點評分析,給廣大師生及家長提供科學準確的備考建議。其中,合肥工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高校,是合肥工業大學的附屬中學、教育部直屬高中,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國家教育部共建撥款學校。合肥工大附中現有教師16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71名,國家級和省、市級優秀教師15名,特級教師8名,省級教壇新星或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7名,市、區(縣)教壇新星16名,省、市、區骨干教師20人。臨近高考,合肥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的教科研人員又撰寫了合肥三模試卷分析及備考建議,收到業界好評。經省內教育專家評審后,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客戶端刊發了這組名校名師點評合肥三模試卷的學術文章。
□合肥工業大學附中 趙瑋
趙瑋:合肥工業大學附中教研組長,合肥市高中地理學科帶頭人、合肥市特級教師工作站成員、全國優秀課例一等獎。
試題分析
地理試題緊扣課標,選材新穎、設問精巧,既考查學習能力,又關注學以致用,將家國情懷、全球視野、人地共生等理念滲透。對高中地理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回答了“為什么”。試卷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試題緊扣時代的主旋律,突出對核心價值的考查。本次地理試題的文字、圖像等多以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和熱點問題為背景,考查與之相關的地理核心知識、原理規律和思維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態、科技、資源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試題1-2 題以“國際旅游島”海南為背景,融入科技強國的理念;3-5 題結合區域地理環境,關注聚落發展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再如試題第36 題以“一帶一路”和全球化合作為背景,探究中阿兩國的“太陽能電站”合作項目,把區域地理和時代熱點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關注中國的發展、感受時代和世界的變化,突出體現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試題情境多樣,注重考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試題以真實的區域環境為背景,引導學生從不同尺度認識區域,注重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考查。如閬中古城、那曲、海南、荷蘭西部、剛果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阿聯酋等區域,重溫學習區域地理的思維方法,強化區域認知素養。試題圖(5 幅圖)文并茂,充分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相關圖文信息的能力,試題多涉及到成因分析、影響評價和策略制定,突出考查學生基于圖文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好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如第37 題以“閬中古城位置及明清閬中古城內部空間結構”為載體,結合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考查地形與氣候的關系、區域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古城城址變遷體現古人的智慧、商業區位選址的合理性等, 通過分析自然、人文和社會經濟要素對該區域地理特征的形成及發展變化的影響并做出分析和評價,考查了思維過程,既考查地理實踐力,又滲透人地協調觀的理念,回答了“怎么考”和“考什么”。
3.試題重視基礎,突出地理學科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體現了高考試題對試題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要求,貼近高考題。既有氣候、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的考查,又有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綜合開發等人地關系的考查。如試題第6 題“氣壓帶風帶”、第9-11題“降水類型、森林景觀不同的主要影響因素、河流徑流季節變化”等試題通過新情境設置,引出問題,要求考生要立足于地理學科的核心知識,利用地理圖像提取信息,運用地理方法分析和評價地理現象,解決地理問題。體現了試題的應用性和創新性。
后期復習建議
首先要回歸教材,查缺補漏。對薄弱的知識點模塊加以針對性練習, 夯實主干基礎知識,整理分析原卷,對于平時錯誤較多的類型題,重點訓練,復習時要圖文結合,加強區域定位與讀圖訓練,尤其要重點訓練從圖表提取信息并解決的能力。
同時多結合生活、生產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注重熱點滲透,挖掘其中地理元素,提升調動和整合信息、深度剖析信息的能力,運用地理思維進行復習,提高學科核心素養。
還要保持良好心態,訓練規范答題。高考僅僅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考查,人生大考多在后,全力拼搏有精彩!要以一顆平常心,保持輕松的情緒、良好的心態,使自己發揮出最好的水平。試題解答應語言規范,書寫有條理,注重學科語言,關注區域尺度,對綜合題的答題思路進行提煉,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和技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