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巢湖中廟碼頭已沒有一艘漁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曾經在2012年跟隨巢湖漁民采訪拍攝魚汛時期捕魚的場景,一年幾次的封湖期結束時,湖面上總是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捕魚船只。如今,在禁漁令下,往年繁華忙碌的巢湖中廟碼頭一片寧靜,昔日停滿各種船只的港灣,也已經變成游客觀光旅游的碼頭。
1月8日,漁政人員駕駛快艇在巢湖上巡邏。
1 月8 日,漁政工作人員吃了午飯后,將要在船上連續巡邏20多天。
2012年8月份,巢湖結束了長達6個多月的封湖期,一年一度的秋季毛魚、銀魚捕撈正式開始,這也是是巢湖全年最大的魚汛。記者跟隨吳啟倫、吳小虎父子以及其他4位漁民趁夜到巢湖中間捕魚,用鏡頭記錄了漁民們捕魚的辛苦場景。
2012年8月,巢湖中廟碼頭停滿了漁船。
2020年1月,寧靜的巢湖中廟碼頭。
吳啟倫在巢湖邊長大,從小就跟著自己的父輩們以捕魚為生,長年在外的風吹日曬,使得他皮膚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不少。說起捕魚的生活,老吳感慨萬分,“干這一行太辛苦,起早摸黑,還存在很大的風險。”剛開湖的前幾天是捕魚的最佳時期,為了幫父親搭把手,遠在寧波打工的兒子吳小虎特意請了幾天假回來幫忙。
2012年8月,巢湖水面上有漁民在捕魚。
2020年1月,一群飛鳥跟在貨船后面覓食。
“晚上魚會往下沉,相對于白天好捕撈一些,但是風險也大一些。”老吳告訴記者,他們采取的是拖網方法捕魚,就是在兩艘大船中間連上漁網,然后分開并排行駛,兩艘小船跟在網后面進行收魚,“兩個人負責開大船,剩下四個人分坐在兩艘小船上收魚,收滿了就送到岸邊。”
2018年11月,巢湖岸邊曬起了大片咸魚。
2020年1月,岸邊已沒有了曬魚的大場面。
拖網的兩艘大船比小船穩定很多,兩者相距200多米,相互之間的聯系基本都靠船頭的射燈來示意。凌晨1點多,捕獲的毛魚已經將小船船艙占據大半,此時的風浪更大了,隨波浮動的小船在微弱的燈光下時隱時現。由于湖面很黑,開大船的袁平和袁奎不時用大燈和小船聯系。凌晨2點多,湖面上的氣溫下降得比較厲害,在小船上收魚的幾個漁民還在風浪中“戰斗”。
2020年1月,在巢湖水面查扣的非法捕撈船。
夜晚捕魚風險大,但是魚也好捕撈一些,漁民全年的收入,也就靠幾次開湖。在采訪過程中,很多漁民坦言,由于捕撈技術的不斷提升,巢湖里魚也是一年比一年少。此次巢湖十年禁漁,為巢湖的生態修復迎來轉機。
丁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魏鑫鑫/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