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巢湖禁漁| 禁漁十年,讓我們聽聽那些“上岸”的漁民對未來有何打算

2019 年12 月23 日,長江保護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長江十年禁漁擬寫入法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在2019 年10 月29 日,我省出臺《安徽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其中提到,最遲自2021 年1月1 日起,長江干流安徽段及巢湖(包括裕溪河)水域等8 個重要支流禁止生產性捕撈,暫定禁漁期10 年。這也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巢湖開始禁漁以來,首次規定全域禁止捕撈。“十年全域禁漁”,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時間之長,可以說是前所未有。近期一紙《2020 年巢湖禁漁通告》已在巢湖沿岸不少地方張貼,記者日前也來到巢湖沿線進行采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安徽省巢湖管理局了解到,從2015 年起,巢湖非漁業生態保護區就已開啟了“漁民上岸”的工程,這幾年里,合肥市包河區、肥東、肥西已先后有數百戶漁民陸續實現了身份的轉換,目前尚有89 戶漁民處待退漁狀態。在2019年,巢湖漁業生態保護區有1300多戶漁民實現退漁,他們身上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陳明安和兒子在自家的商店前。

人物1:陳明安、陳長勇父子  

從捕魚者到“護魚者”

見到老漁民陳明安時,他正坐在自家雜貨店內的椅子上,看到有人進入店內,他熱情地起身相迎。“去年就已正式不干了,撈了一輩子魚,現在算是清閑下來了。”65歲的陳明安自小跟著父親捕魚,在他幾十年的捕魚生涯中,不僅經歷過搖槳撒網、熬夜捕魚的辛苦,也見證了機械化捕魚帶來的變化。如今已不能再開船捕魚,往昔的一幕幕還時常會在陳明安的腦海中閃出。

從小就跟父親來巢湖打魚

陳明安經營的雜貨店位于巢湖市官圩路上,店鋪雖不大但離巢湖岸邊并不遠,住的房子也在雜貨店附近。“舉家來到巢湖邊討生計是在1966年,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我們一家都住船上。”陳明安對記者說,他的祖輩和父輩都是靠打魚為生,老家在明光,小時候就和父親去過不少湖打魚,像女山湖、洪澤湖等,家里就一條船,但有7個孩子,一家人的生計就靠父親的船來維系。

在陳明安的記憶中,跟在父親身后打魚那會,待在船上的時間特別長,一般遇到大風大浪或其他惡劣天氣,漁船才會靠岸,要么就是補充水和食物等其他生活必需品或者賣魚蝦。“那會的捕魚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很辛苦,到后來船上才漸漸裝上柴油機。”

借錢買了自己的第一條船

提及何時擁有屬于自己的漁船,老人說話明快了起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記不清前后花了多少錢,只記得當時借了不少錢。”陳明安向記者回憶,他有自己的漁船是在上世紀80年代了,是一只雙帆船,兩只帆不小,船長在15米左右,那會他的船上還沒有安裝柴油機。

陳明安在家中排行老二,而在家中7個兄弟姐妹中,包括他在內,有4位在成家后一直從事打魚這一行。陳明安告訴記者,在成家后,他更加努力打魚,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巢湖水域已有了休漁期。

通過多年的努力,在1999年的時候,他終于在岸上買下了一套房子,“主要是我那會已有了幾個孩子,孩子們也都長大了,新房子主要給孩子們住。”陳明安說,雖然借錢買下了房子,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他和妻子依然是住在船上。

兒子目前已是“護魚者”

“后來漁船上裝了柴油機,而且柴油機的數量也在增加,最多時裝了六臺。”陳明安對記者說,隨著機械設備的加入,捕魚的效率也在提高,他的漁船也更換為鋼絲網水泥船,每年的捕魚收入也有了提高。

陳明安說,在去年,巢湖漁業生態保護區的漁民們陸續簽訂了退捕協議,所有的漁船被專業船舶修造單位集中拆解、銷毀,在拆解和銷毀的時候,漁船的主人是要到場的,“畢竟漁船用了很多年,還是有感情的,心里有些不舍。”

在采訪中,記者也見到了陳明安的兒子陳長勇,他在大學畢業后不久便成為了巢湖漁政的一名協管員,如今在巢湖臥牛漁政站工作。陳長勇告訴記者,他也是從小在父親的漁船上長大,現在的工作則是打擊非法捕魚的船只,很多時候晚上也要第一時間出動,雖然辛苦但感覺挺值得。

對于兒子的工作選擇,陳明安很欣慰,他說巢湖養育了他們一家人,雖然不再從事捕魚工作,心里還是希望巢湖能變得更好,更美麗。

吳天禮在村口查看禁漁通知。

人物2:吳天禮、羅菊夫婦

退漁后可能會去打零工

“此前漁政站的人員已告知我們相關情況,不久前禁漁通告也貼了出來,以后還不知道有沒有再去巢湖打魚的機會了。”肥東縣長臨河鎮平滸村的村民羅菊邊走邊對記者說,肥東這邊還有幾十戶漁民,他們就是其中的一戶,即將面臨退漁,“具體補償還沒談,但既然國家有政策,我們肯定是支持的。”一旁的丈夫吳天禮跟著她,卻沒有多說什么,夫妻倆帶記者來到了位于村子南側的一處地方。夫妻倆最終駐足在巢湖岸邊,眼前是一小塊被圍墻封閉的水域,水域內有多條漁船,這處水域的西側僅有一個并不寬敞的出入口與巢湖相連接。

為生計起早貪黑去捕魚

“我嫁過來的時候,他(吳天禮)已有了自己的船,過去這些年,我們一家都是靠打魚為生。”42歲的羅菊對記者說,她的丈夫家里幾輩都是靠打魚為生,到了吳天禮這一輩也不例外。

吳天禮告訴記者,這是村里漁船的“停靠站”。記者看到這處水域旁有一個平臺,平臺上不僅放著各種漁網和蝦籠等,還有幾只柴油機,但這些物品都被整齊歸置起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旁的墻壁上貼著一張《2020年巢湖禁漁通告》。

“我們捕魚也捕蝦,主要是靠下漁網和蝦籠。”羅菊對記者說,以往這個季節,她會和丈夫清晨五六點便從家里出發,帶上多條漁網和多只蝦籠入湖,下網和下籠的地點是根據經驗判斷,一般來說把漁網和蝦籠安置好都要兩個小時左右。“還要看風向,下漁網的水面不能有水草。”一旁的丈夫吳天禮補充說。

羅菊說,漁網等待兩個小時后便可收網,但蝦籠要等五六天才能收。漁網收的過程時間比較長,要到傍晚才能搞好,“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搞幾十斤,差的時候一天只有十幾斤。”

吳天禮說,肥東長臨河這邊,漁民們的設備還是比較落后的,漁船也是小船,一般安裝一到兩臺柴油機。捕魚是很辛苦的,尤其在氣溫高的時候,漁民們多會選擇在晚上或者清早出發,而且捕魚的數量也有運氣成分。

退漁后可能去打臨時工

“這里的蝦籠20只一捆,都是辛苦整理好的。”在現場,吳天禮將800只蝦籠分成40捆,整齊地堆放在一起,而一旁的多條漁網也被歸置好放入筐子內。吳天禮說,包括漁船、漁網和蝦籠,這些都是平時捕魚的工具,也是吃飯的家伙,自然要小心保存。之前巢湖每年都有休漁期,在不捕魚的時候,他和妻子會修補這些捕魚的設備。

“這里其實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不少漁網已被拉回家里存放。”羅菊告訴記者,雖然捕魚辛苦,但是他們夫妻倆已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現在突然不能捕魚了,他們還不知道要做點什么,“可能會去打點臨時工,但不會去外地打工了,具體還沒考慮好,走一步算一步吧。”

吳小勇在收拾漁具,他說以后的生活還沒想過。

人物3:吳小勇

以后的生活還沒有想過

“平滸村這邊還有六戶漁民,都是祖父輩一直靠打魚為生的。”日前,肥東長臨河鎮漁政站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而吳小勇就是其中的一戶漁民。只不過已年過50的他,對退漁多少有一些擔憂,他擔憂的是自己年紀大了,又沒有一技之長,退漁上岸之后靠什么生活呢?

家里幾代靠打魚為生

吳小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和同村的吳天禮一樣,他們家也是幾代都靠打魚為生,村子南側的那處封閉水域是村內漁民們共同的“碼頭”,幾戶漁民的船都停在那里。“打魚多是夫妻一起上,是個很辛苦的活。”吳小勇說,每次捕魚他都是和愛人一起行動,下網的過程已經不易,但收網則更費力,往往一忙就是一整天,因為他們駕駛的漁船是小船,還要擔心風浪。

提及在湖上討生活的日子,吳小勇說,每年巢湖的休漁期即將結束前,他們就開始做準備了。船離岸下網的距離也是不固定的,有時會往湖中開幾公里,有時會更遠,而哪里有魚有蝦,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記者了解到,吳小勇有兩個女兒,其中大女兒已經大學畢業目前在實習,而小女兒還在讀高三。提到兩個孩子,吳小勇說他不希望孩子像他們夫婦倆一樣,畢竟打魚這種方式是落后的。

還沒想好以后干什么

吳小勇說,今年已經不可能再去巢湖上捕魚了,現在他的漁船和捕魚的設備都閑置著,想到以后沒法再捕魚,他心里還有些不是滋味。

“手上還有不少漁網和蝦籠子,這些東西都怎么搞呢。”吳小勇說,對于退漁以后的生活,他現在沒有想過,只是想到自己沒有什么手藝,年紀也大了,今后如何維持生計是擺在他和妻子面前的問題。

丁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魏鑫鑫/文 王從啟/圖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巢湖湖區實施全面禁捕 禁漁期暫定為10年

記者從巢湖管理局了解到,從今年1月1日零時起,巢湖湖區將實施全面禁捕,包括巢湖主體水域、灘涂及各通湖河流水域。禁漁期暫定為10年。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和平县| 兴山县| 醴陵市| 务川| 麻城市| 承德县| 松桃| 临清市| 都兰县| 安庆市| 晋州市| 无锡市| 合作市| 通城县| 南开区| 文昌市| 同德县| 鄢陵县| 普安县| 兴山县| 绥阳县| 宜昌市| 子洲县| 巴楚县| 新民市| 依安县| 沂南县| 丽水市| 沂南县| 连江县| 西盟| 仁寿县| 盐边县| 九江县| 山西省| 井研县| 鄂托克前旗| 汽车| 德清县|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