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1條線路到258條線路,從柴油車到新能源車;從固定線路到定制公交,從人工售票到手機支付……改革開放40年,合肥公交事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的背后,是合肥城市公共交通配套體系的日益完善,也是優質高效公交服務的不斷踐行。在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人們也期待和暢想未來合肥公交出行的更多可能。
從1條到258條公交線網更加密集優化
1條線路、7輛車、幾十個人,這是1956年2月合肥公交成立之初的全部“家當”。
隨后的22年里,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合肥公交也僅僅開辟了15條營運線路,線路總長119.4公里。直到改革開放后,合肥公交才真正迎來騰飛,尤其1996年以后,合肥公共交通事業更是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在這一年,合肥公交的營運線路達到51條,線路總長達到597.9公里,總配車數達到830輛。
2002年5月,合肥市公共交通總公司與合肥市出租汽車旅游總公司合并重組為合肥公交集團。2006年末,合肥公交的營運線路達到101條,線路總長達到1601.7公里,總配車數達到2409輛。截至2018年7月底,合肥公交集團已擁有營運公交車5146輛,營運線路258條,線路長達4493.6公里。
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合肥公交頂層設計的與時俱進。尤其是2008年以來,以董事長彭立煌為代表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帶著對公交事業的摯誠熱愛與執著追求,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積極搶抓合肥市城市建設迅猛發展的難得機遇,不斷加快場站建設步伐,科學合理調整公交線網布局,大幅投入更新營運車輛,大舉謀劃企業改革改制、創新管理、振興發展的宏偉藍圖,書寫了合肥公交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近五年,合肥先后編制了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快速公交和公交專用道線網規劃以及中心城區慢行系統規劃等一系列規劃,形成了公交優先發展的規劃體系。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首要的便是優化公交線網結構,方便市民日常出行。2013年以來,合肥著力增加公共交通供給能力,確保群眾出行便捷高效。如今,合肥公交不僅覆蓋到主城區的所有建成區,而且還緊緊抓住城鄉公交一體化機遇,加大公交客運市場拓展力度,將公交覆蓋面擴大到縣域,甚至市際。僅2017年一年就新開線路32條,開通定制公交線路18條,線網覆蓋至巢湖中廟,肥西官亭,經開區高劉,長豐下塘、吳山及壽縣新橋產業園等。到今年8月末,合肥已開通50條定制公交線路,總長超過1300公里,合肥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涉及,絕大多數線路的上座率始終穩定在90%以上。
2018年,合肥公交集團繼續將公交線路向長豐陶樓、肥東橋頭集延伸,擴大了公交線網覆蓋面,深受城鄉居民的歡迎。
從柴油車到新能源車乘車環境升級換代
營運車輛越來越“高大上”,車廂越來越干凈,候車站臺越來越人性化……近年來,很多市民乘公交車出行都會有類似感慨。不僅路網更密、班次更多、服務時間更長,合肥公交一直以來還在對車輛不斷升級換代,為市民提供綠色環保、優質放心的乘車環境。
很多人都記得合肥公交車的初始版本,柴油車的引擎啟動動靜大,還有一股氣味。近年來,合肥公交車不斷升級,檔次不斷提升,營運情況也越來越好。2010年1月23日,合肥公交集團率先投放30輛12米純電動車到18路公交線上運營,成為全國首條純電動公交線路。也就是從那一年起,合肥開始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車。2014年全面淘汰黃標公交車;2017年所有柴油公交車退出建成區;2018年起,新增營運車輛全部為新能源公交車。計劃在2020年前后,合肥公交全部營運車輛更新為環保型公交車,實現綠色公交全覆蓋。記者了解到,2013年以來,合肥新能源車推廣力度不斷加大,每年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車不少于600輛。
除了營運車輛之外,合肥公交站牌(亭)等配套設施也在不斷完善。2018年,合肥公交都市創建迎來收官之年。為深化公交都市創建,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合肥市將對照創建指標,全面分析評估,整改突出問題。按照計劃,2018年合肥將實施公交站牌(亭)更新計劃,改建公交站亭2000個;加快公交專用道建設,新建公交專用道80公里,全面推進“分時專用”改造,改善市民的乘車環境。
隨著營運車輛的極大改善,市民最為直觀的感受是公交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更高了。合肥公交車輛更加環保節能,行駛更平穩、噪音更低。同時,新型漂亮的公交車與時尚科技的公交站牌(亭)相得益彰,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如今的合肥公交車不僅外觀時尚靚麗而且環保,車載電視等高科技裝備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合肥公交正在完成質的飛躍。
從智能到創新公交服務更加人性化
緊緊圍繞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堅持公交公益性定位和公交優先”的發展戰略,近年來合肥公交開展了解決群眾“出行難”、打造綠色公交、智慧公交、平安公交、便捷公交、滿意公交、和諧公交等一系列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建設,再展改革發展大手筆。
為讓公交服務更貼心,合肥公交人一直在創新。2008年,合肥啟動智能公交系統建設試點,2011年起連續實施了智能公交系統三期工程。經過連續多年公交信息化建設,如今已構建了集調度、搶修、客服、管理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智能公交指揮系統,建成了“三中心一平臺”,公交車實現應用中心遠程調度,車輛正點發車率、準點運行率得到較大提升??茖W合理的調度能夠讓乘客坐公交更加便捷智能,出行體驗大為提升。
如今,合肥公交不僅實現公交車智能化調度全覆蓋,還設置了公交電子站牌、開通了合肥“掌上公交”APP。在新媒體技術發展的同時,拓展公交服務領域,公交免費WiFi、微信掃碼乘車等公眾出行服務系統應運而生并不斷完善,服務水平隨之大幅提升。其中,“掌上公交”和電子站牌是合肥智慧公交的最直觀反映。乘客通過“掌上公交”APP,能預估車輛到達時間,長時間等待公交車的現象大量減少,市民出行難題得到緩解。市區有398塊公交電子站牌可供乘客實時查詢公交車到站信息,實現合肥通卡自助充值服務,乘客出行更加便捷。500輛公交車、65塊電子站牌安裝了免費WiFi,乘客候車、乘車的體驗得到較大改善,等車過程不再漫長和無聊了。
2017年9月13日,合肥公交集團開通了憑微信中的騰訊乘車碼乘坐公交車功能,邁進了“掃碼乘車”新階段,標志著合肥公交發展進入了移動支付新時代。到2018年1月,合肥公交集團全部公交線路、5000余輛公交車和38個島式公交站臺換上了刷卡掃碼一體機,全面支持移動支付。
在全面普及“掃碼乘車”的同時,2018年合肥公交集團又與安徽銀聯攜手,擴展公交移動支付渠道,在常規公交線路公交車上開通了“銀聯手機閃付”功能,實現合肥公交集團“智慧公交”工程在支付領域的又一突破。
李斌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胡霞利/文 通訊員李克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