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山粉圓子燒肉、臭鱖魚、蛋餃、老母雞湯……明天是除夕,在安徽,年夜飯少不了各地的特色美食。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多位安徽不同地區的市民,他們和記者分享了每年他們年夜飯的美食。
安徽馬鞍山的唐女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她家年夜飯除了雞、鴨、魚、肉等常規菜外,還會準備八寶飯這樣的地方特色菜。
安徽黃山鮑先生向記者介紹,他家是除夕晚上吃年夜飯,除了徽州地區特色的臭鱖魚外,還有牛肉、羊肉之類的菜肴。
安慶市桐城市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年夜飯除了安慶特色的山粉圓子燒肉外,還有雞、魚、肉、蝦、牛肉,不僅如此,還有不少炒菜,年夜飯豐盛多樣。
亳州渦陽的馬先生告訴記者,他家那邊一般都是中午吃年夜飯,飯桌上特色菜有豬肘子,紅燒大鯉魚或者糖醋鯉魚等等。
合肥本地的沈女士說,因為她平時做生意,所以年夜飯大多都在晚上吃,“飯桌上有魚,代表年年有余,肉圓子代表團團圓圓。”沈女士說,她自己也會在年前做蛋餃準備年夜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安慶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方曉珍教授認為,?安徽各地年夜飯的飯菜之所以不同,主要源于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物產資源、文化傳統和風俗習俗的差異?。
方曉珍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皖南地區年夜飯通常注重精致豐盛,多咸魚臘肉和湖鮮水產,如魚、蝦、蟹等,象征著年年有余,生活美滿?。績溪作為“徽菜之鄉”,傳統年夜飯有“十碗八”之稱,即十個熱菜、八個冷碟,第一道是雞,最后一道是魚,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宣城地區的年夜飯必有一道全魚,名為“碗頭魚”,這道菜會一直保留到正月十五,寓意年頭余到年尾。
方曉珍說,皖北地區習慣大盆盛肉、大鍋炒菜,年夜飯以饅頭花卷、馓子大饃等面食為主,“面香”是關鍵,并配以牛肉湯、羊肉串等地方特色小吃,象征著新年的喜慶熱鬧和生活的豐富多彩。蚌埠還有一個習俗是過年時家家都會蒸上一個方圓一尺的“團圓餅”,象征著年節時的團聚與喜悅。?
方曉珍說,皖中地區則兼收南北之味,年夜飯以各種肉類和蔬菜為主,如華祖燜鴨、符離集燒雞、吳山貢鵝等,象征著豐衣足食、家庭和睦?。
方曉珍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合肥作為皖中的代表,傳統年夜飯中不可缺少的菜有和氣菜、八寶菜、安樂菜、蛋皮餃子等,各有其寓意,如“和氣菜”寓意和和美美、一團和氣?。代表團圓和圓滿的圓子則是安徽不論南北年夜飯中都必備的一道菜,皖南多炸肉圓子,皖北多綠豆圓子,皖中以糯米圓子、掛面圓子為主。
方曉珍表示,總的來說,安徽各地的年夜飯習俗各具特色,但都離不開人們對團圓、美滿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實習生 周佳蘭 金思彤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