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15日是我國第31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食鹽加碘防疾病,平衡營養健康行”。記者從安徽省衛健委了解到,監測結果顯示,我省居民碘營養基本處于適宜水平,居民碘鹽覆蓋率為94.57%,合格碘鹽食用率為88.69%。
人體內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三個月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環境缺碘,造成人體碘攝入不足而發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總稱。我國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區的兒童中5%~15%有輕度智力障礙(智商50-69),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癥),嚴重影響當地人口素質。我國大部分地區外環境(水、土壤等)幾乎都缺碘,外環境缺碘的現狀很難改變,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是食用碘鹽。如果停止補碘,人體內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3個月,因此要長期堅持食用碘鹽。
所有縣(市、區)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
碘缺乏病曾嚴重危害我省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新中國成立初期局部地區甲狀腺腫患病率平均曾達53.7%。經過多年的積極防治,1987年全省基本控制了碘缺乏病;2000年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2010年以縣為單位達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標準。截止2023年,安徽省已連續38年未發現新發地方性克汀病病例,所有縣(市、區)繼續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
全省居民碘鹽覆蓋率為94.57%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制定防治規劃和方案,采取多項措施,確保防治工作任務完成。首先是堅持科學補碘。2011年,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GB26878-2011)和防治工作實際,我省將食鹽加碘標準由過去的35 毫克/千克下調為25毫克/千克,并于2012年3月15日實施。在全面強化監測方面,2023年,全省監測了104個非高碘縣(市、區)的30720份居民戶食鹽,平均含碘量(中位數)為22.10毫克/千克,全省居民碘鹽覆蓋率為94.57%,合格碘鹽食用率為88.69%,碘鹽合格率為93.78%;B超法檢測20480名8-10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為1.19%,達到碘缺乏病消除標準,繼續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狀態;抽樣檢測20480份兒童和10240份孕婦的尿碘,其中位數分別為237.29微克/升和165.25微克/升,監測顯示我省居民碘營養基本處于適宜水平。在落實綜合防治方面,省衛生健康委、發改委、教育廳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地方病防治鞏固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協調促進多部門共同參與防治碘缺乏病。
由于碘缺乏病是地球化學性疾病,自然環境缺碘無法通過人為干預而改變,決定了消除碘缺乏病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絲毫不能放松。我省將按照《安徽省地方病防治鞏固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繼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的原則,進一步落實以食鹽加碘為主的碘缺乏病綜合防治措施,加強居民戶鹽碘、飲用水水碘和重點人群碘營養的動態監測,保障人群碘營養水平處于適宜狀態。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