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月27-29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明辦、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2年"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廚藝技能競賽在合肥舉辦。本次技能競賽圍繞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美食(小吃)進行廚藝比拼,來自全省各地市的近50名選手同臺競技、現場比拼。菊花豆腐盅、濉水紅鯉、板栗酥……一道道小吃及菜品充分體現出了徽廚技藝和皖美風味,也承載著安徽名廚們對家鄉美食的感情,以及在傳承中進行創新的探索。
"命題作文"拼刀功比風味
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淮地區地處中國中部,南北文化在這里交流碰撞,美食文化在這里傳承創新。一道道經受時間檢驗、厚植親情鄉愁的安徽家鄉菜、名小吃在這里散發出"皖美好味道"。
早在今年初,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便與省商務廳、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開展"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推選活動,首批推出了200道特色美食,挖掘、傳承和弘揚安徽美食文化。
本次大賽共設置了三個獎項,其中"百縣名小吃"小吃制作項目需要參賽選手制作 2 道美食,1道為指定的"百縣名小吃-板栗酥",1道在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小吃名單中自選;"皖美好味道"經典菜制作項目需要制作 1 道美食,指定為"皖美好味道-濉水紅鯉";"皖美好味道"刀工技術項目需要制作1道美食,指定為"皖美好味道-菊花豆腐盅"。
因此,在比賽現場,各組選手如何寫好"命題作文",便是最大的看點。在合肥泓瑞金陵大酒店的后廚比賽現場,一組組的選手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紛紛展現獨門絕技。創意、刀功、火候……每一方面都需要選手有扎實的廚藝基本功。最終,經過嚴格的評選,29日上午各獎項正式公布并頒發。其中,來自亳州代表隊的李萬里獲得"百縣名小吃"小吃制作項目金獎;來自淮北的孟民獲得"皖美好味道"經典菜制作項目金獎;來自六安的孫后明獲得"皖美好味道"刀功制作項目金獎。
文化故事中的安徽美味
"莫道豆腐平常菜,大廚烹成席上珍。"若說能將豆腐作為美食發揮到極致的城市,非安徽淮南莫屬。在這里,小小的豆腐千變萬化,形成風味獨具、別出心裁的豆腐宴。豆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脆弱"食材。但在大廚出神入化的刀功之下,它卻能飄散在湯水中開出一朵菊花,成為一盅精巧的安徽美食。本次大賽,便選擇了菊花豆腐盅作為刀功組的考題。十字花刀細切,深一分易碎,淺一分又無法"綻放",一切都得恰到好處。豆腐絲色亮酥軟,浸入菊花清香,色香味俱全。
"皖美好味道"中,有著深深的文化烙印。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符離度過少年時光。閑暇之余,常攜學友泛舟濉水。他有詩云:"朝來暮去多攜手,窮巷貧居何所有。秋燈夜寫聯句詩,春雪朝傾暖寒酒。陴湖綠愛白鷗飛,濉水清憐紅鯉肥。偶語閑攀芳樹立,相扶醉蹋落花歸。"而濉水紅鯉這道菜正是還原了白翁詩中美味。濉水紅鯉魚兩面切斜刀,放蔥、姜、料酒腌10分鐘去腥。魚表面拍薄面粉,七成熱油炸至表面金黃備用。油、豆瓣醬、佐料爆香,放入魚燉煮入味,再取湯汁勾芡澆在魚身,美味即成。
再說另一道指定名小吃——板栗酥。金寨縣全軍鄉是金寨板栗主產區。當年紅軍利用茂密的板栗樹林隱蔽蹲守,餓了就用板栗充饑。當地人為了銘記那段艱苦的歲月,將盛產的板栗制作成美味酥點,廣為流傳。而在本次參賽的各位名廚手中,這憶苦思甜的板栗酥更添了幾分創意與精妙,金獎選手李萬里將其制作成蓮藕造型,蕪湖選手則用巧手捏就了兩只惟妙惟肖的小松鼠……
用心耕耘方有"皖美好味道"
本次大賽刀功項目金獎得主孫后明年輕時曾外出務工,后來因為單純地認為做廚師"工作輕松吃得好"而從事這一行當,一干就是近20年。如今的他已是六安金寨一家酒店的切配主管,雖然工作重心已經轉向了管理,但基本功他可一點兒也沒落下。"豆腐太嫩,橫刀切起來還容易,再換成豎刀豆腐就特別容易倒,難度很大。"孫后明比劃給記者看,豆腐的底托差不多只能留1cm高,每次下刀都得非常準,才能保證它在水中呈現出好看的菊花綻放狀。"心細手穩特別重要。"孫后明說,做廚師這么多年,自己的性格也變得平和許多。
來自淮北口子國際大酒店的孟民是位"廚齡"比孫后明更長的老師傅。他中學畢業后就開始做飯店學徒,如今已經有30多年時間。因為入門師傅是位來自南京的女大廚,所以他最擅長的菜就是淮揚菜。即便如此,身為淮北人的他,也對地方名菜的典故如數家珍。"一直做就要一直學,如果用心做菜這件事情就會變‘復雜’。"孟民喜歡琢磨新菜色,也愿意外出交流切磋。就比如讓他拿下金獎的這道濉水紅鯉,在形、色、味,包括保鮮時間上孟民都琢磨出了小訣竅。如果不是受60分鐘比賽時長的限制,孟民說他會燜燒一個半小時,"‘千滾豆腐萬滾魚’,這樣才能最入味。"當然,比賽現場也少不了其他地市的高手,他們也會對指定的菜品進行形式及口味上的創新。每次發現別家之長,孟民也會去觀摩交流。
讓亳州代表隊的李萬里拿下"百縣名小吃"金獎的是指定小吃板栗酥以及他自選的蒙城油酥燒餅。雖然都是板栗酥,但李萬里確實使用了更為復雜的明酥皮技藝,一層面一層油制成酥皮,裹上制作好的板栗餡兒,他還別出心裁地使用了海苔將板栗酥進行了兩道捆扎,一下油鍋板栗酥便展開了形狀,如同富有層次的蓮藕一般。對于制作點心,他的理解是"難不難取決于對自己的要求"。他會奔赴北京學習只為提升面點技藝,也會去采購網紅點心回家自己揣摩試做。
一道道美食和名小吃的背后,正是有一位位像他們這樣肯鉆研,善傳承,愛創新的名廚們,"皖美好味道"才能不斷孕育出新,包羅萬象,并且厚植家鄉的風土人情,讓人久久難忘。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麗卿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