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8日上午,蕪湖市召開暖民心行動系列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托幼工作重要部署,結合蕪湖市實際,蕪湖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共同研究制定了《蕪湖市安心托幼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與其他暖民心行動方案一起,于7月2日以蕪湖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名義正式印發。
記者了解到,該《方案》聚焦托幼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明確了解決嬰幼兒“托育難”、公辦園“入園難”、家長按時“接娃難”問題的工作舉措,并制定了保障措施。
到2022年底,蕪湖市將新增托位5000個,托位數達11000個左右,千人口托位數不低于3.02個;2023至2025年底,完成省下達的托位數建設任務,基本建成主體多元、形式多樣、市區全覆蓋(農村按需建立)的城鄉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到2025年,蕪湖市將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26220個,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7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于90%,學前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形成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其中,2022年新增公辦學位7440個,2023至2025年共新增公辦學位18780個。
《方案》明確到2025年,幼兒園延時服務體系基本完善,服務質量明顯提升。2022年秋季學期幼兒園延時服務實現全覆蓋,2023年春季學期努力實現有需要的幼兒全覆蓋,按時“接娃難”問題基本解決。
如何持續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蕪湖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22年起,每年建成3個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各縣市區開發區每年至少建成3個普惠托育服務機構。到2025年,鏡湖區、鳩江區、弋江區各建成不少于8個,其他縣市區開發區建成不少于5個公辦托育服務機構,其中應有獨立公辦托育服務機構。
城市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小)區,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個托位標準建設托育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到2025年,老舊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個托位標準補齊托育服務設施。
支持社會力量利用公共服務設施、閑置場所等資源舉辦托育機構,鼓勵以委托或購買服務方式辦成普惠托育機構。鼓勵民辦幼兒園通過轉型或利用閑置校舍舉辦托育機構。依托公立醫院建設托育點。支持園區基地、用人單位以單獨或聯合舉辦等方式,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有條件的可向附近居民開放。
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新建和改擴建的公辦幼兒園同步規劃建設配套托育設施,并開設2-3歲普惠性托班。鼓勵有條件的民辦幼兒園開設普惠性托班。到2025年,實現各縣市區、開發區不少于30%的幼兒園開設2-3歲托班。
如何穩步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蕪湖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蕪湖市將優化幼兒園布局,充分考慮出生人口變化、鄉村振興和城鎮化發展趨勢,每年測算入園需求,優化縣市區、開發區普惠性幼兒園布局。城鎮幼兒園按照300—500米服務半徑,在新增人口和流動人口聚集區、工業園區,加密規劃布局一批幼兒園,滿足就近入園需要。
補足配齊公辦幼兒園學位。在公辦幼兒園學位不足的地區,通過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鼓勵政府收購民辦幼兒園辦成公辦幼兒園等方式,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供給。新建小區配套園全部辦成公辦園,確保居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區至少配建一所不少于3個班建制的幼兒園。充分利用空置廠房、公共服務設施、閑置校舍等資源,以租賃、租借、劃轉等形式舉辦公辦幼兒園。
支持民辦幼兒園普惠發展。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財政補助標準,支持民辦幼兒園公益普惠發展。加強教研指導,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保教質量。
如何全面提供幼兒園延時服務?蕪湖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將會規范服務時間。幼兒園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學后提供延時服務,結束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適應,原則上不少于1小時,結束時間不遲于下午18點。各縣市區、開發區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服務時間。
提升服務質量。延時服務一般由本園教師承擔,也可聘任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參與。幼兒園結合現有資源和家長需求,“一園一案”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成長規律,提供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服務活動,不得借延時服務開展“小學化”教學,不得開展營利性活動。
規范服務流程。堅持公益普惠原則,家長自愿決定幼兒是否參加,幼兒園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參加。幼兒園應主動公開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收費事項等,并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
為保障托幼行動順利進行,《方案》明確了3項保障措施,一是完善補助政策,明確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延時服務的補貼標準。二是明確收費政策,合理核定辦園成本,制定非營利性民辦園收費政策,動態調整公辦園收費標準,制定幼兒園延時服務收費標準。三是強化要素保障,完善幼兒園、托育機構從業人員的工資薪酬制度,落實土地劃撥和各項稅費優惠政策。
蕪湖市教育局表示,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暖民心行動部署,堅持結果導向,堅持普惠原則,完善政策保障,加強過程調度和監督檢查,確保安心托幼行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真正惠及民生,提升群眾滿意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