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四月的霍山,萬木蔥蘢,百花盛開。在大別山風景道旁的霍山縣磨子潭鎮宋家河村更是一派生機盎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坪,孩子們時而在上面打兩個滾,時而頭枕手臂仰望湛藍的天空。旁邊一條清澈的小河穿村而過,潺潺流水聲如鳴佩環,悅耳動聽。翠綠的茶園里,茶農們正搶抓農時趕采春茶。
今昔對比看變化
宋家河村位于霍山縣西南部,是大別山國家風景道和六安茶谷的重要節點,大別山旅游扶貧快速通道貫穿全境,毗鄰佛子嶺水庫、大別山主峰景區,是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也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殊不知,歷史悠久的宋家河村昔日卻是一片貧瘠的土地。因為該村地處深山,交通不便,信息不靈通,發展滯后,多年來,這里大多群眾一直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曾經這里真是個偏僻的山村,交通不便,企業的產品很難銷售,我也是被逼無奈,才將企業搬到縣城里經營?!苯洜I一家茶企的當地人程躍民介紹說。
搶抓機遇繪藍圖
自2016年底,大別山風景道全線貫通,原先地處偏僻的交通瓶頸終于打破,同時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宋家河村終于迎來了發展機遇。磨子潭鎮黨委、政府和宋家河村“兩委”緊緊抓住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按照美麗鄉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總體要求,積極探索“突出生態宜居,抓人居環境提升”建設思路,從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改造入手,因地制宜展開建設,使村莊實現凈化綠化和美化,讓村容靚起來?!按迩f變干凈了、變美了,大家在歡欣愉悅的同時,又在思考如何快速脫貧致富道路,真正讓宋家河村變得美麗富饒起來呢,那只有發展產業?!痹摯鍟浳榱x剛介紹說。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宋家河村“兩委”按照“突出生活富裕,抓特色產業提升”的工作路徑,該村緊盯漫山遍野的1200多畝茶園,堅持“以茶為媒”,終于實現了產業發展的重大突破——宋家河村先后培育了9家茶葉合作社,不僅拓寬了農戶銷售農特產品渠道,還帶動周邊24戶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年均增收近萬元。如今,每到茶春季節,宋家河村古村茶棧就會云集大量客商,成為磨子潭鎮重要的茶葉貿易棧點。
茶旅融合致富路
便利的交通、優美的生態、整潔的村莊、富足的產業,如何吸引更多外來人?磨子潭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積極拓寬思路,將茶葉、文化和旅游有機結合起來,精心打造“古村茶棧”節點,先后投資近2000萬元,建成了古村民宿、古村尋根園、茶旅文化體驗中心、集裝箱露營地、水上樂園等。
其中的古村尋根園,圍繞農耕文化精心打造,是游客們探尋農耕、尋找鄉愁的好去處,更能讓孩子們了解到先輩們原來的耕作方法和模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則融合了宋家河村悠久的歷史文化,建有文化禮堂、匠藝作坊、鄉賢文化館、送駕茶社、農耕文化館、古村書屋等功能區域。每到農閑時節或節日期間,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好媳婦好婆婆評比、包粽子比賽、義寫春聯等活動就會在這里輪番登場,為周邊群眾上演一場場精神大餐。
在茶旅文化體驗中心,游客們可以真正做一回茶農,親手采摘茶葉、制作茶葉,真切體驗勞動的辛苦和樂趣。每年茶春季節,親子游、師生游絡繹不絕……
借助綠水青山,融合茶旅文化,全年到此旅游養生的人將近有10萬人次,2021年宋家河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5萬。一個由茶旅融合串起的獨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正給紅色老區帶來“多業融合”的農村經濟新業態,也正在不斷拓寬著村民們的致富之路,宋家河村也從偏僻貧窮的落后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