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蚌埠市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態環境保障。日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和安徽環境新聞網專訪了蚌埠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袁永宏。
記者:目前,蚌埠市整體環境質量狀況是怎樣的?
袁永宏局長:2021年,蚌埠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順利完成了年度各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任務,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持續改善,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態環境保障。在全省2020年度設區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蚌埠市排全省第二名,考核結果為優秀,全市PM2.5平均濃度37.2微克/立方米,較2020年同期下降14.3%,空氣優良天數比率81.9%,較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兩項指標絕對值均位居皖北第一。持續實施秸稈禁燒,全面完成了省下達的秸稈禁燒任務。12個國考地表水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7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袁永宏局長發言。
記者:當前,蚌埠市在環境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積極的措施?效果如何?今年又會有哪些新舉措呢?
袁永宏局長:首先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啟動蚌埠市碳達峰工作方案和蚌埠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編制。將能耗及排放指標列入重大招商項目預審機制,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出臺我省首個禁止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倡導低碳生活。
其次是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2020年以來蚌埠市完成六個工業園區(集聚區)VOCs走航和“一園一策”以及110余家企業“一廠一策”方案編制及整改工作,五河春酒精廠燃煤鍋爐及市區3家玻璃窯爐順利完成煤改氣,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基本實現“無煤化”。
第三是全面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對淮河干支流和沱湖流域排查出的排污口(涵閘)建立清單,明確位置圖。堅持水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會商制度,落實跨區域聯防聯控措施。制定實施《北淝河污染專項整治方案》,建立北淝河流域(下段)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制度,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加強北淝河入淮河口和懷洪新河五河等部分月份水質不達標斷面現場勘查督辦。
第四是扎實打好凈土保衛戰。印發《關于強化污染地塊聯動監管堅決防止違規開發利用的通知》,加強建設用地準入聯動管理,動態更新49個地塊納入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名錄。推進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12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治。指導督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落實土壤隱患排查、自行監測等法定責任。
第五是持續開展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4%。分類有序實施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完成改廁40478戶。
第六是不斷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綠盾2021”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管,嚴厲打擊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行為。完成8個廢棄露天礦山綜合整治,中聯水泥公司姜家大山水泥用灰巖礦山錄入自然資源部綠色礦山名錄。
第七是強力推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堅持問題導向,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問題嚴查立改、全面整改。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皖期間轉辦我市235件信訪件已辦結232件,辦結率98.72%,按時限完成全部個性問題和共性問題整改。
2022年,我們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上級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適時制定全市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落實方案,采取清單化方式,推進實施重點任務,切實保持攻堅力度、延伸攻堅深度、拓寬攻堅廣度,以更高標準做好蚌埠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記者:當前,蚌埠市在“減污降碳,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有哪些?
袁永宏局長:首先是蚌埠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情況,2021年,蚌埠市嚴格按照省政府要求,以碳達峰和碳中和為引領,以各類大氣污染物協同控制為主線,圍繞實施“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等措施,2021年全年,蚌埠市重污染天數同比2020年減少4天,空氣PM2.5平均濃度為37.2μg/m3,較去年同期的43.4μg/m3下降了14.3%;空氣PM10濃度67.9μg/m3,較去年同期的71.7μg/m3下降了5.3%;空氣優良率為81.9%,較2020年同期的81.4%提高了0.5個百分點,連續兩年達到80%以上。空氣環境質量改善呈現出“一減一升兩下降”的良好態勢,不僅圓滿完成了省廳年度考核任務目標,還實現了連續兩年皖北第一,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2021年,蚌埠在“減污降碳,綠色發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項措施:一是持續減量控制,擴大禁燃范圍。將原沫河口工業園區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并制定了《淮上經濟開發區精細化工產業聚集區清潔能源替代改造方案》;將懷遠縣經濟開發區納入禁燃區管理,并對原有禁燃區繼續擴大。督促建華建材、五河春酒精廠停用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實現了全市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清零。積極協調新奧燃氣保障供氣,督促盛世新能源和海控三鑫停用重油。責令三家玻璃窯爐企業實施煤改氣,解決了自2019年以來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遺留問題。
二是提前部署謀劃,實施夏病冬治。在2020年基礎上,繼續實施工業企業VOCs整治“一廠一策”和“一園一策”編制工作。截止2021年12月31日,已完成六個工業園區(集聚區)VOCs走航和“一園一策”方案編制,進一步提升VOCs防治水平,完成110余家企業“一廠一策”方案編制,目前正在督促企業深入整改,為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基礎。
三是積極探索創新,協同減污降碳。啟動《蚌埠市2021年應對氣候變化服務項目》,開展2019、2020年度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和蚌埠市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方案編制工作,目前按照進度安排,已經完成2019、2020年度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和蚌埠市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方案初稿。
孔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