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發展新能源,是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近年來,池州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減污整改攻堅行動,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用心守護藍天青山綠水沃土,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池州近年來減污降碳工作進展如何?池州的生態底色守護得如何?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專訪了池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明星。
記者:胡局長您好,多年來,池州一直以生態特色聞名,請您介紹下去年池州市的整體生態情況。
胡明星:生態好、環境優一直是我們池州值得自豪的特色優勢,近年來,池州市更是一以貫之地守護生態特色,境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池州市開展節能減排減污整改“1+14+N”百日攻堅行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市域、全方位、多角度發現、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攻堅任務,圓滿完成年度節能降耗目標任務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任務。主要河湖水體水質保持穩定,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地表水環境質量居全省第2位??諝赓|量明顯改善,多年未檢測到酸雨,2021年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PM10濃度為52.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5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6.3% 。
池州城區一角航拍(池州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記者:我們注意到,池州市近年來正在大力推進產業強市戰略,生態環保部門是如何把好關守好門并做好服務工作的?
胡明星:近年來,池州市高度重視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綠色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們生態環境部門嚴格落實“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的有關規定,建立由發改、經信、投資促進局等多部門組成的重大項目聯合預審機制,對“兩高”項目、重污染項目嚴格把關。同時,我們堅持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提前完成了“皖事通”平臺上排污許可證申領、變更和延續“一網通辦”“跨省聯辦”和排污許可證電子證照化的工作,辦理排污許可事項206個。優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服務。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將全市81家企業納入執法監管正面清單,做到“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升金湖候鳥云集(楊科甲攝)。
記者:我們注意到,池州是全省首批“環境監督長”試點城市,在全省最早開展環境監督長試點工作,請介紹下此項工作目前進展情況?
胡明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推深做實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度,是我市的一個全新的嘗試與探索。按照“四長三辦一員”的要求,目前我市已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監督網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責任到人的監督體系,打通生態環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全市共設立1105名環境監督長,落實專職環境監督員892名、義務環境監督員1692名。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我們完善了相關配套政策,規范了運行機制,深化25個示范點建設,石臺縣還率先全域推廣河(湖)長、林長、環境監督長制聯動“一張網”。
貴池區牛頭山段沿江一角(圖片來源:趙冬至)
記者: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總是伴隨著一定的生態環保壓力,請您介紹一下池州生態環境部門是如何守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安全屏障的。
胡明星:為守法企業正常生產保駕護航,又嚴格把好生態環境保護關是我們的職責。近年來,我們始終保持環境監管高壓態勢,扎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污染源自動監控“三個全覆蓋”,全市88家重點企業全部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建成中控系統。我們還加強了生態環境網絡監測,新增VOCs自動監測點位1個,督促404家已核發排污許可證企業公開年度自行監測方案及監測信息,對6家環境檢測機構開展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檢查。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讓“池州藍”成為生態池州的靚麗名片;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