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肥西縣柿樹崗鄉周樓村扶貧產業園內上百畝黃桃樹上掛滿了“雞蛋大小”的果實,再過不久,產業園里將呈現一番繁忙的景象,將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周樓村村書記王學祥說道:“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帶動群眾真正走上產業致富的道路,近來年,周樓村先后共投入資金58萬元建設扶貧產業園,種植了120畝黃金蜜一號優質黃桃。2020年產業園收獲黃桃約7萬斤,帶來收入40多萬元,眼下正是黃桃樹盛果期,今年黃桃總產量預計可達15萬斤左右,預計僅黃桃種植就能為村集體經濟增收80萬左右”。
“今年黃桃樹上果子接的多,銷售壓力還是存在的,好在這幾年村里著重打造“一村一品”,不斷提升了“吉倉”的品牌力和影響力,去年我們開始嘗試在網絡電商渠道進行銷售,消費者反饋口碑還不錯。今年我們將繼續在微信、抖音、淘寶等平臺開展“直播帶貨”和網絡銷售,進一步拓寬電商銷售道路,擴大產品范圍,讓周樓“吉倉”品牌的黃桃、雞蛋、土雞、稻蝦米不光要賣得掉,還要賣得好。另外我們村還繼續開展線下銷售和果園采摘的銷售模式,為鄉村體驗游文章積攢人氣。”周樓村村干部楊新介紹道。
據悉。柿樹崗鄉周樓村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從2017年開始,周樓村就幫助具備發展產業條件的脫貧戶免費提供幼苗,并安排技術人員定期入戶指導,累計幫助15戶脫貧戶發展黃桃種植,2020年戶均年增收近1萬元。因此,特色種植業不僅成為了該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也是柿樹崗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好模式。
掛果的黃桃“俏”立枝頭
周樓村扶貧產業園
2020年周樓村率先完成了“集體經濟產值”100萬元的目標,除了種植了120畝黃金蜜一號優質黃桃外,該村還發展了50畝碧根果、40畝冬桃、10畝日本甜柿等種植業。周樓村將進一步合理規劃種植業發展規模,為村民的產業發展布局提供合理意見、做好保障服務工作,聯系企業來村里投資興業,探索“鄉村旅游”的發展道路,幫助引導農村股份合作社的發展等,實現將“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鄉村振興的轉變。(張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