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一片土坡地是我們柿樹崗村九里溝的老莊基,土質條件較差,我們把土地承包給了趙新陸種植花卉,每畝能拿到400元的租金,另外村民來包扎花朵每天能收入100多元,日子越來越好了。”肥西縣柿樹崗村村民趙能平指著前面的一片大棚說道。
提起復墾地開展花卉種植,趙辛陸感慨的說:“2015年初,我在家投資了10多萬元,從本村民組租下了幾畝河堤邊的土地,引進了一萬多株非洲菊種苗,遇到了大雨,花苗受浸泡死了一半兒,第一次創業失敗,賠了10多萬元。但是對花卉種植行業的興趣和二十多年經營的經驗,讓我不甘心這樣的失敗結果。”
復墾地上的非洲菊
產業擴產忙
“說干就干”再次創業。在村委會的幫助下他承包了30畝的復墾地;購買有機肥料、花肥改善土質;一個月后13座大棚搭建完成;開始引進花苗、分批種植,這些程序在他這里一氣呵成。2020年8月,隨著鮮花行情的持續走高,他的鮮花銷售到云南、西安等地,供不應求。帶動就業近30人,當年實現產值40萬多元。
嘗到甜頭,趙新陸在2021年初又承包了旁邊一塊40畝的復墾地,擴大產能,培育花苗。人勤春來早,發酵過的有機肥料拌著翻新的土地散發出泥土的氣息;新建的十多個大棚的骨架已基本成型,20多名工人在耐心的安裝打磨;旁邊的操作間工人們忙著打包發貨,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花卉行業打拼了20多年,從田間地頭跑銷售,到經銷采購、分銷開花店,再回歸到花卉種植,距離實現他“發展一百畝精品花卉,帶動一百人就業”的創業愿景又近了一步。
柿樹崗村花卉產業“村事民定”議事會
據悉,柿樹崗村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道路,謀劃鄉村振興布局,多次與趙新陸探討花卉產業基地建設項目。3月初該村在“村事民定”例會就“柿樹崗村花卉產業發展項目”的可行性、產業規模、發展模式做了議事討論,會上通過了以“村+農戶+致富帶頭人”為模式,發展100畝精品花卉扶貧產業園項目。下一步,柿樹崗村將指定專人負責,落實建設資金,謀劃產業園道路建設,規劃產業發展布局,逐步落實“協商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張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