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俠,宿州市第十二小學教育集團語文教師,她是宿州市埇橋區優秀教師、埇橋區先進支教教師、埇橋區優秀共產黨員,曾多次榮獲“安徽省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宿州市作文教學大賽一等獎”等獎項,多年來,沙美俠輔導多名學生參加讀書活動比賽榮獲安徽省、宿州市讀書活動一等獎。
欣賞學生 潛心教學
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沙美俠一直擔任班主任,她始終把“學習陶行知 爭當名教師”作為奮斗目標。在班級教學中,沙美俠扮演著多重角色,傳授知識時是老師——循循善誘;關心疾苦時是慈母——無微不至;生活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學生犯錯時是醫生——對癥下藥。
沙美俠對工作的創造性顯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一個德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她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班主任,得到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及其家長的信任和贊賞。
一個會欣賞學生的老師才會贏得學生的愛戴,沙美俠在工作中充分欣賞學生, 找到孩子們身上的發光點,她醉心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沙美俠愛唱歌,班里孟思涵、孟思宇倆姐妹和張昊辰唱歌出了名的好聽,都登上了安徽衛視大舞臺;沙美俠愛畫畫,上課信手涂鴉之作也會招來孩子們的驚呼,陶思羽、魏亦煊、丁星宇等學生的美術作品屢屢獲獎;沙美俠空閑時間會寫寫日志,王雪純、李一靜、張銘凱等同學的文章頻見報端;雙重性格的沙美俠有時也會孩童般蹦跳嬉鬧,孩子們也學會了自編自導,小品、相聲、情景劇等是文藝活動時的壓軸戲;張銘凱、王海坤兩名同學先后兩次奪得宿州市小學生講故事比賽一等獎……欣賞學生成了沙美俠每天的功課。
踐行課改 科研興教
沙美俠要求自己做一名語文教學的探路者。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她積極學習先進經驗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完善自己;她善于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具有不同接受能力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顧及全體學生的發展;她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注重開發智力和培養能力,促進情感、能力、知識三維目標的達成,達到全面發展。
沙美俠講究教學藝術,2010年,她參加宿州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競賽榮獲一等獎;論文《教師,無需強勢》獲省級論文評比一等獎,多篇論文在市級區級論文比賽中獲獎;多次承擔區級公開課,為鄉鎮教師提供了借鑒和交流的平臺。
沙美俠在學校教學大賽中教學成績突出,連續多年獲教學質量優勝獎;她指導學生作文有多篇在市級以上發表或獲獎。2011年7月,沙美俠在安徽省青少年讀書教育活動中被評為輔導特等獎。
工作之余,沙美俠潛心閱讀教育期刊等讀物,借鑒優秀教師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看別人的課,找自己的錯”是沙美俠對觀摩學習的要求,她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以真實的課堂效果為目的,需求學生最佳學習契機,課堂樸素高效是真諦。
愛生如己 待生比子
“教書育人是自己的職責,關愛學生是自己的本分。”沙美俠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用陽光般的微笑和海洋般的情懷對待和擁抱每一個學生。
下派支教期間,沙美俠無私地給農村孩子送去200余本課外書,供他們課余閱讀,她用心照顧留守兒童,為他們帶去衣物,組織城里學生捐書活動,送給農村孩子。
支教 回來后,沙美俠 所接手的班級里有一個患有孤獨癥的男孩明明(化名),行為怪異,老師家長們都不堪其擾。一次上完課后明明突然情緒失控,沙美俠用身體護住了其他孩子,沒法發泄情緒的明明脫下鞋子砸向沙美俠的臉,因為擔心嚇到其他孩子,沙美俠面對黑板擦干淚,繼續安撫這個患病的孩子。
“學會用等待的心情看待有問題的孩子。” 沙美俠這樣告訴自己。同時耐心了解明明的病情,上網查詢有效措施“對癥下藥”,她用愛心喚起孩子童稚的本心,用耐心等待孩子屢次的“知錯即改”。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明明變了,變得謙虛有禮、學習向上;為讓明明學會正常對話,沙老師上課耐心教,下課讓和同學練習情境對話,反復糾正,直至能說長句子,能完整表達想法。如今,明明已經能安靜聽課,經常得到各科老師的表揚,沙美俠也憑借慈母般的心贏得了更多孩子的信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來,沙美俠用自己的愛去包容著動著身邊所有的學生,就像悠悠的小橋,一端連著現實,一端連著孩子們的希望和夢想。
(郭強 黃元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