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發布時間:2020-11-25 10:41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此次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修正量很小。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會產生軌道偏差,需要根據地面測定的探測器實際飛行軌道與設計軌道之間的偏差,完成對應的探測器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適當的軌道上。 截至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已在軌飛行約17個小時,距離地球約16萬公里。 編輯:湯婧 標簽: 嫦娥 軌道 探測器 五號 相關閱讀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不得了”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為什么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復雜的航天任務 “皖”無一失!有這樣一群安徽小伙護航“嫦五”飛天 2020年11月24日凌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被精準送入預定軌道。這次幫助嫦娥奔月的,有多位來自安徽的純爺們兒。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距地球約16萬公里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本次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修正量很小。 “嫦五”發射成功 “01”號指揮員是咱安徽人 他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測試站副站長,被譽為最年輕的航天發射“大腦”,此前曾擔任過北斗二號、風云二號、長征五號、長征五號B 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01”號指揮員 安徽科技助推嫦娥五號升空 記者了解到,位于合肥的中電博微43 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配套的4 款高壓抗輻照DC/DC 變換器,為探測器各功能單元提供穩定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