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棋盤嶺在桐城縣城南11公里處,安桐公路從嶺下穿過??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棋盤嶺是日軍的一條重要補給線,1938年9月,新四軍第四支隊先后在這一地段2次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沉重地打擊了日軍侵略者,有效地支援了武漢會戰(zhàn)。
這一戰(zhàn),作為新四軍八大經典戰(zhàn)例載入新四軍軍史,并寫入解放軍戰(zhàn)術教科書,也被記入《新四軍戰(zhàn)史》一書中。
布陣埋伏出奇兵
棋盤嶺現(xiàn)屬桐城市范崗鎮(zhèn)境內,因地形高低起伏,嶺洼如同棋盤而得名。
1938年4月,新四軍第四支隊奉令向皖東挺進,開辟敵后戰(zhàn)場。1938年8月底,新四軍獲得可靠情報,9月3日將有大批日軍汽車通過安桐公路。
據新四軍《棋盤嶺戰(zhàn)斗詳報》記載,新四軍四支隊決定由七團政治處主任胡繼亭率支隊特務營和七團三營到棋盤嶺設伏。七團三營和特務營于9月2日半夜急行軍從掛車河出發(fā),拂曉前進入棋盤嶺伏擊地區(qū)。
3日晨9時,日軍汽車從新安渡開來80余輛,先頭三車駛抵棋盤嶺隘口,被新四軍便衣班用集束手榴彈炸翻了。
據生活在桐城市范崗鎮(zhèn)棋盤嶺的齊美明先生介紹,得知日軍車隊要從棋盤嶺經過后,新四軍四支隊迅速組織隊員化裝成老百姓埋伏在棋盤嶺公路兩側,有化裝成拾糞的,也有化裝成打柴的,還有幾人坐在路邊下棋?!暗鹊饺毡竟碜榆娷嚨絹?,他們迅速涌向軍車,用手榴彈砸向日本鬼子汽車。”
打麻雀戰(zhàn),突襲,瞅準了再打。戰(zhàn)斗持續(xù)了一個小時,殲滅大部分日軍,燒毀大量軍車??紤]到增援日軍即將到來,新四軍迅速打掃戰(zhàn)場,撤出棋盤嶺。
1938年9月7日《新華日報》登載:“四支隊另一部,三日在棋盤嶺附近伏擊敵由安慶開桐城汽車八十余輛,被我擊毀三十余輛,斃敵四十余人,獲槍支二十一支,文件彈藥及其他軍用品甚多。
第一次棋盤嶺伏擊戰(zhàn)無論是參戰(zhàn)人數、斃敵人數、繳獲物資種類均高于之前新四軍在桐城的伏擊戰(zhàn),新四軍第四支隊通過公路伏擊戰(zhàn)獲得許多作戰(zhàn)經驗。
圖為棋盤嶺抗日伏擊戰(zhàn)遺址上的廣場和紀念亭
抗日威震棋盤嶺
在棋盤嶺第一次遭伏擊慘敗后,日軍派出裝甲車兩輛,載步兵1個中隊(100余人),每天來往巡查桐城至新安渡間公路。
據9月22日《新華日報》記載,新四軍第7團第3營于9月17日再次在棋盤嶺設伏。上午11時,日軍騎兵60余人從新安渡北上,后有汽車百余輛跟進。接著又發(fā)現(xiàn)楊西橋附近日軍裝甲汽車向南駛來。第3營對新安渡前來之敵堅決阻擊,重點伏擊兩輛裝甲汽車。第1輛被擊毀,炸死敵10余人。第2輛的日軍倉皇下車,利用地形頑抗,雙方相持約30分鐘。新四軍從右側向敵迂回,敵向洪家山退卻。新四軍猛追,直撲堤岸,將敵大部消滅。殘敵30余人向楊西橋方向潰逃。其時,警戒班對北上的日軍騎兵以機槍猛烈射擊,阻止敵前進。
戰(zhàn)斗共持續(xù)1個多小時,擊斃日軍聯(lián)隊長、中隊長等軍官4人、士兵80余人,傷6人,擊毀裝甲車兩輛,斃馬4匹,繳獲步槍38支、手槍5支,左輪槍2支、軍旗12面、子彈2000余發(fā)。戰(zhàn)后安桐公路5天不通敵車,桐山、舒城、潛山之敵被迫撤退。
對于這次戰(zhàn)斗,新四軍駐武漢辦事處處長錢之光在轉報新四軍第四支隊在合肥、安慶公路沿線作戰(zhàn)情形致軍令部電文的第四段也作了相應敘述。
圖為遺址上的新四軍桐城抗戰(zhàn)紀念館
桐城歌惟妙惟肖描繪了伏擊戰(zhàn)
據桐城市委史志室黨史科科長、桐城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員劉攀介紹,1938年9月3日、17日,新四軍第四支隊連續(xù)兩次在桐城安合公路棋盤嶺段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是新四軍軍史上“一地兩設伏”的經典之戰(zhàn),沉重地打擊了日軍侵略者,有效地支援了武漢會戰(zhàn)。相關戰(zhàn)報登載在《新華日報》,電報保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地,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至今還在民間廣泛流傳,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種地方歌調,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桐城歌《誓把鬼子一掃盡》對棋盤嶺伏擊戰(zhàn)做了細致的描述:“新四軍賽孔明,布陣埋伏出奇兵,抗日威震棋盤嶺,打死鬼子尸一層,打傷鬼子嚇掉魂,軍民齊歡慶,齊歡慶,誓把鬼子一掃盡?!边@首桐城歌將新四軍的英勇善戰(zhàn)和日軍慘狀描繪得惟妙惟肖。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湛峰
編輯 方偉陽
請輸入驗證碼